南尚屋村

关键词:

  南尚屋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北1公里处。北纬37°36′,东经118°33′。南与李呈村相邻,北靠黄河大堤,东临民丰大道,西靠胜利黄河大桥。全村有134户,387人,皆汉族。土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作物种植有小麦、大豆、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莲藕、大棚蔬莱等,兼有淡水养殖。

村名来历

  1939年,尚姓村民从今胜坨镇尚家庄迁到黄家油房附近开荒种地。后陆续又有多姓移民分别从寿光县北部迁此居住,故得名“尚家屋子”。由南、北两部分组成。1947年因黄河水上涨漫滩,南部北部村民同时由大堤北迁往大堤南居住,新建村仍形成南北相望状两个小村,本村在南,故以方位得村名“南尚屋”。1984年建南尚屋村民委员会。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张、王、李、韩、袁、魏、郑、朱、于、杨、孙、商、崔、董、彭、丁、付17姓。

  张姓1948年,由今胜坨镇张东村迁入。

  王姓1947年,分别由今寿光市七里庄、坡子村迁入。

  李姓1944年,分别由今寿光市李王、口子村迁入。

  韩姓1943年,由今寿光市郎家营村迁入。

  袁姓1942年,由今寿光市周疃村迁入。

  魏姓1947年,由今寿光市郎家营村迁入。

  郑姓1947年,由今寿光市上口垒村迁入

  朱姓1942年,由今寿光市官台村迁入。

  于姓1948年,由今寿光市寇家坞村迁入。

  杨姓1942年,由今寿光市杨庄村迁入。

  孙姓1948年,分别由今寿光市半截河、黑冢子村迁入。

  商姓1949年,由利津县十六户村迁入。

  崔姓1981年,由今垦利街道补户村迁入。

  董姓1949年,由今董集镇董集村迁入。

  彭姓1972年,由利津县丁家坊迁入

  丁姓1952年,分别由寿光县筏子口、利津县丁家坊迁入。

  付姓1962年,由寿光田柳、刘家庄子村迁入。

  (尚姓,1939年由今胜坨镇尚庄村迁入,后迁回原籍)。

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条件有限,农业生产从耕种到收获全靠人工完成。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很低,亩产只有30到40公斤,农民生活困难。如遇大灾之年,广大农民只能举债度日或投奔他乡,逃荒要饭。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成立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较前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生产仍是以广种薄收为主。至1956年,随着移民的增加,大面积的荒洼、淤地被垦殖,耕作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改进。由于缺乏水利设施、受旱涝灾害的制约,农业发展仍很迟缓,农民生活没有大的改善。

  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公社规模大,管理过于集中,并大搞虚报浮夸,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严重挫伤了农民的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

  于片面强调突出政治,抓阶级斗争,把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和自留地都看作是资本主义,致使村经营单一,经济效益很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虽然粮、棉产量有所上升,但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增加很少,基本上是年年搞生产,户户吃供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尤其是1980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村经济都有了较大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89年,投资12万元,开挖占地120亩,蓄水14万立方的水库一座,农田全部实现了沟渠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199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利用优质的黄河滩地,建设了高标准蔬菜大棚19个,每个年收入1.6万元,总收入达30余万元。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发挥临城优势,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有9人在城里开公司办企业,46人经商做买卖,32人在企业上班。该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按面积给予现金直补;家电下乡、大型农业机械下乡都有现金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享受基础养老金160元。

  至2015年,全村拥有大型特种车18台,家庭小轿车93辆,家用电脑89台,大部分家庭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农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7元。

知名人士

  孙增顺1932年生,1947年参军入伍。参加过淮海、平津、辽沈等主要战役,多次立功。曾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副政委、主任(正厅级)等职务,2003年在西安离休。

  袁海1973年生,1995年参加工作,历任东营区油区办公室职员、主任;山东油区工作办公室副秘书长;山东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

  孙丰举1980年生,2003年9月参军入伍。历任淄博军分区基建营职员、营职助理员;济南军区联勤部基建营房部副团职助理员副团级。

革命烈士

  韩子英1929年生,1948年参军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在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1营2连战士。1951年在朝鲜上甘岭战场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

大事记

  1.1947年3月,村庄从黄河滩区迁出,定居大坝以南200余米处结束连年黄河水患灾难历史。

  2.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村民深受其害。

  3.1964年秋,连降暴雨达6576毫米,庄稼大涝,颗粒无收。

  4.1977年春,17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驻该村,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5.1978年春,安上照明电灯,结束点煤油灯历史。

  6.1982年春,安装油田自来水龙头一个,村民第一次喝上自来水。

  7.1989年秋,投资12万元,建占地120亩,蓄水14万立方米水库一座。

  8.1990年秋,政府扶持,利用优质河滩地,建设高效蔬菜塑料大棚19个,每棚收入1.6万元。

  9.1991年秋,安装15立方米压力罐一个,铺设水管4673米,安装88个水龙头,解决73户村民吃水的问题。

  10.1996年6月13日至17日,由希望工程北京清华园宾馆赞助,本村4名小学生到首都北京参观学习。

  11.1997年,本村学校与胜利大桥管理处、垦利黄河河务局开展了企校共建活动,协调花木种植资金近万元,创建花园式校园学校被垦利镇人民政府授予“美化绿化先进单位”。

  12.1998年,本村小学与东营市实验小学、垦利县实验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学生结成69对手拉手小伙伴。

  3.2003年3月,村前121亩土地流转,建设城市森林公园;148亩土地流转建设森林公园配套水库一座。

  14.2006年6月,本村水网接入县城自来水网,和城里人一样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15.2010年,县教育局扶贫工作队进驻本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村文化大院一处。

  16.2011年,本村黄河大堤内1098亩土地被县政府征用,实行土地流转,建设垦利黄河滩区“黄河人家”万亩葵园。同年5月,成立村“红白理事会”组织,实行逝者告别仪式丧葬改革等。同年8月,村投资10万元,建设1500平方米村民健身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7组9套;安装沿街路灯32盏;沿街房屋喷涂,建设文明一条街。

  17.2012年,中秋节、春节为全体村民发放福利;70岁以上老人予以特殊照顾。

  18.2013年,村集体投资70余万元新修柏油道路2000余米,炭渣路600余米。

光荣榜

  1.2005年5月,该村被县委授予“民事调解先进村”称号。

  2.2008年6月,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袁崇亭(1982.1-1992.12)

  张树槐(1996.1-1996.12)

  郑德宝(1997.1-1998.12)

  张树槐(1999.1-2011.5)

  朱安军(2011.5-)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张树槐(1982.1-1986.12)

  朱连华(1987.1-1988.12)

  韩洪信(1989.1-1995.12)

  李增秀(1996.1-1997.7)

  张树槐(1997.7-1998.12)

  李玉江(1999.1-2000.5)

  张树槐(2000.5-2001.12)

  韩洪章(2002.1-2004.12)

  张树槐(2005.1-2011.5)

  朱安军(2011.5-)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