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村

关键词:

  崔家村位于垦利街道苍州社区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东经118°37′。东与西张村毗邻,西与邵家村相近,北与十八户村相望。全村共有160户,540人,皆为汉族。全村160户,540人。土地总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1112亩,土质沙碱性。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

村名来历

  崔家村原名崔家屋子,是由崔家村、耿家村、复新村三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

  1937年,崔景波三兄弟自利津县崔庄迁此垦荒种地,条件很差,身居简陋茅舍俗称“地屋子”,因此得名“崔家屋子”。新中国成立前,因连年饥荒战乱,各地不断有灾民逃荒要饭至此,垦荒为生,结庐而居,逐步形成村落。1958年立崔家大队,1970年因引黄灌淤,遂将旧村南迁一里现址。因与宁海崔家大队重名,1980年8月,经县政府批准复用原名崔家屋子。1938年,耿相成由沾化县迁至此,垦荒居住而得名耿家,隶属崔家村。寿光县丁家河丁氏居此而得名丁家屋子,1956年更名为“复新村”,原属十八户村管辖,1960年划归崔家村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丁、于、王、方、孙、刘、许、李、张、杨、吴、孟、顾、聂、贾、耿、郭、蒋、高、左、赵、董、崔23姓。

  丁姓1942年,由寿光县迁入。

  于姓1977年,由利津县吴顾李村迁入。

  王姓1942年,分别由利津县、寿光县迁入。

  方姓1950年,由寿光县侯镇侯一大队迁入。

  孙姓1946年,由寿光县侯镇岳庄村迁入。

  刘姓1942年,分别由寿光县、泗水县迁入。

  许姓1944年,由广饶县哨头村迁入。

  李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吴姓1943年,由寿光县鲁家村迁入。

  张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杨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孟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顾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聂姓1950年,由泗水县迁入。

  贾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耿姓1938年,由今郝家镇耿家村迁入。

  郭姓1948年,由寿光县迁入。

  蒋姓1946年,由博兴县迁入。

  高姓1940年,由利津县店子村迁入。

  左姓1942年,由利津县迁入。

  赵姓1944年,由利津县迁入。

  董姓1950年,由利津县迁入。

  崔姓1937年,由利津县汀河镇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1941年垦区解放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农民土地很少,加之耕作条件落后,收入很低,很多农民只能靠杠长工、打短工为生,居住条件很差,房舍多为草土结构。

  1941年垦区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党领导农民实行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1958年建立了人民公社,走上了集体道路,土地集体耕作,粮食公打公收,按人分配口粮,农业经济有所改善。但因受农村经济体制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突出,耕作条件仍很落后,加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相当缓慢,粮食亩产二三百斤,棉花亩产百多斤。村民吃的是粗杂粮,住的是土坯房,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科学种田、科学施肥、普及良种已成为农民的共识。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免除农业税,实行了种粮补贴,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领到基础养老金160元,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当前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少数从事农业,多数外出打工,有合同工、季节工、临时工,有的从事建筑业,有的从事养殖业等,经济来源多样化。202年付里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冰籍,拥有货车、小轿车、面包车42部,到城区购买楼房已有46户,农村道路全部硬化,面貌一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9元。

知名人士

  李善堂192年1月生,中共党员,1945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92年9月病逝。主要历任行政村长;垦利县河滨区委宣传委员、新台区委副书记;垦利县委主任;垦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垦利县委委员、民丰区委书记;广饶县委委员、民丰区委书记,县文教部长;永安区委第一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垦利县委委员、垦利县民丰公社党委书记;垦利县委委员、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供销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县农林局长;农业局长;垦利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垦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84年7月离职休养(正处级)。1949年9月,获渤海区治黄一等功。1956年当选为山东省党代会代表,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接见。

  崔炳礼1919年生,1944年入伍参加革命,1947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70年转业到国家部驻四川地质大队,任工会主席。于2003年去世。交

  刘克新1964年12月生,1983年10月入伍,2007年2月起任宜州市武装部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宜州市委常委;河池市军分区后勤部部长、河池军分区常委、纪委副书记;2014年退休。先后荣立三等功五次。

革命烈士

  张来福1925年10月生,1943年人伍,清河军区直属团2连战士。1943年三里庄战斗牺牲。立一等功1次。

  孙守洪1922年生,1945年10月入伍,渤海纵队7师特务团炮兵连战士。1946年在章丘县孟家牺牲

  张振发1924年7月生,1944年2月入伍,东北野战军6纵17师49团2连战士。1948年10月在锦川牺牲。

  杨俊山1926年生,1946年入伍,渤海纵队11师31团2连战上。1948年在济南牺牲。

  王镇华1927年生,1939年8月人伍,清东独立团特务队战士。1942年在柳庄牺牲。

  耿善文1929年10月生,1949年12月入伍,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1连战士。1950年11月在朝鲜牺牲。

  张起军1908年生,1938年入伍,清河军区直属团8连战士。1941年11月在寿光县石磨牺牲。

大事记

  1.1964年,遇上特大涝灾,所有农作物基本绝收,群众生活极其困难。

  2.1970年,因引黄灌淤,该村从原址南迁一华里重新建村即现村址。

  3.1976年,村(即原崔家大队)投资种植苹果树520多棵、梨树100多棵,种植面积60亩。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4.1986年,村内用上了电灯照明,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5.2002年5月,村集体及村民共同集资17万元,安装输水管道,村民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6.2006年4月,本村出资70万元,村内新修公路2700米,市油区办出资15万元,修建地沟2460米。

光荣榜

  1.2014年,该村被市消防志愿者协会授予“全市消防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2.2016年3月,该村被市消防志愿者协会授予“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李善成(1949-1953.12)

  李世卿(1954.1-1957.3)

  王春丰(1957.3-1960.3)

  李世卿(1960.3-1971.4)

  耿善堂(1971.4-1976.3)

  张汝平(1976.2-1985.12)

  杨德义(1985.12-1997.3)

  耿宝林(1997.3-2011.4)

  李维海(2011.4-)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耿善会(1954-1955.5)

  贾延增(1955.5-1963.3)

  耿善堂(1963.3-1963.3)

  聂国富(1971.4-1986.12)

  刘长学(1987.1-2002.10)

  耿宝林(2002.10-201.4)

  李维海(2011.4-)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