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尚屋村

关键词:

  北尚屋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北23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36′,东经11834′。北与左一村相近,南与南尚屋相邻,西倚黄河大堤。全村109户,396人,皆汉族。土地面积2151亩,其中耕地面积164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稻、莲藕、果树等。

村名来历

  1939年,尚姓村民从今胜坨镇尚家庄迁到黄家油坊附近开荒种地。1941年前后,多姓移民从本县尚家庄、利津县王家崖子、寿光县北部迁至此地建村。故得名“尚家屋子”。1947年,因黄河水上涨漫滩,尚家屋子村民因避水形成东北、西南相望状的两个村落,本村在东北,故得名“北尚屋”。1984年,建北尚屋村民委员会。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尚、姜、吴、黄、王、董、丁、张、盖、尹、袁、杜、李、宋、寇、常、郭、高、陈、刘20姓。

  尚姓 清朝末年,由今胜坨镇尚庄村迁入。

  姜姓1941年,由广饶县姜王村迁入。

  吴姓1941年,由胜坨镇张家庄村迁入。

  黄姓1941年,由寿光县宅科村迁入。

  王姓1941年,分别由广饶县姜王村、寿光县尹家宋村及胶南县迁入。

  董姓1941年,由今滨州市董家村迁入。

  丁姓分别于1956年由寿光县菜央子村迁入;1947年由广饶县丁家村迁入。

  张姓1941年,分别由利津县十六户、常家庄、郑王村迁入。

  盖姓1941年,由利津县大盖家村迁入。

  尹姓1947年,由寿光县尹家宋村迁入。

  袁姓1947年,由寿光县周疃村迁入。

  杜姓1941年,由广北县芦家村迁入。

  李姓分别于1955年由利津县南宋乡双河村迁入;1963年由今垦利街道中西村迁入。

  宋姓1956年,由垦利县左家村迁入。

  寇姓1956年,由利津县张家庄村迁入

  常姓1957年,由寿光县北河村迁入。

  郭姓1962年,由广饶县史口公社于林村迁入。

  高姓1963年,由广饶县油郭公社高家村迁入。

  陈姓1964年,由广饶县陈家村迁入。

  刘姓1970年,由利津县前刘村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1941年前,该村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农民土地很少,有的没有土地,靠扛长工或打短工度日。每逢灾年,有的逃荒要饭,还有的被逼远走他乡。

  1941年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了互助组、农业合作社,改变了单户耕作的种地方式。

  1956年,成立了东方红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对土地实行调整规划。1964年,遭受罕见涝灾,使刚刚有所恢复的农业生产又受到了伤害。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使人们卷入了政治斗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69年至1970年,村内开发种植了水稻,使多年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得到了改良,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村内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开发种植果树50亩,年收入2.5万元。1992年,村内扩增果园70亩,承包给18户村民,每户年收入达5000余元。利用村子四周闲置坑塘种植莲藕30余亩,亩收入达1500余元。村内增添农机具,其中购买12马力小拖拉机50多台。村民在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年轻人到企业上班,每家每户都找到致富门路,村民都住上新瓦房,各种家用电器户户齐全,生活富裕。

  村民喝上了自来水,村里修上柏油路,安装了路灯,硬化文化大院购置了健身器材。2010年1月,河滩地实行了土地流转30年,村民增收,村集体年收入31万元。村里有收入,村民得到实惠。2011年起,村民种地水费、医疗保险费、银龄保险均由村集体承担。中秋、春节,村民发放福利每人面粉一袋、食油一桶。2014年6月,每人发放液化气一罐,全村109户村民购买小轿车50部,大型车辆10余台。村民的生产、生活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村民变居民,由居民变市民的愿望和梦想。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69元。

知名人士

  盖建忠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垦利县辛店公社党委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胜坨公社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宁海公社党委书记;垦利县化肥厂书记;垦利县人事局党组书记、人事局长;垦利县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垦利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003年退休。

大事记

  1.1947年,黄河发大水,漫滩。

  2.1958年,该村全体社员吃集体食堂。

  3.1964年秋,连降大暴雨,形成罕见涝灾,庄稼全部被淹。

  4.1986年,筹资6万元,建起了北尚屋小学,校舍房屋10间;建标准配电室一处。同年,村内用上电灯照明,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5.2001年春,协调资金26万元,修通村东1500米的柏油路。

  6.2005年5月,投资6万元,新修输水管道,村民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7.2008年,投资12万元,对村文化大院进行维修、装饰,购置办公桌椅。

  8.2009年3月,在县党校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投资43万元,村内修水泥路纵横8条,总长1900米。

  9.2010年1月15日,河滩地实行了土地流转30年。

  10.2011年,投资32万元,修村前公路232米,硬化文化大院场地1232平方米,安装路灯33盏

  11.2012年,投资55万元,修村前水泥路132平方米,中心街衬砌地沟830米,路面加宽160平方米。

  12.2013年,投资41万元,对全村纵横7条街道铺设厚度5厘米的柏油路面。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寇广玉(1982.1-1982.11)

  姜悦先(1982.11-1984.12)

  李林华(1985.1-2000.3)

  常双席(2001.1-2004.12)

  王宣春(2005.1-2007.12)

  盖建兴(2008.1—)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寇金声(1985.1-1988.12)

  王宣春(1989.1—1998.12)

  姜悦珍(1999.1-2004.12)

  王宣春(2005.1—2007.12)

  尚启文(2008.1—2011.5)

  姜振国(2011.5-)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