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河村

关键词:

  小夹河村位于河口区东南12公里,六合街道办政府驻地东北10公里处,南邻毕咀村,北连大夹河村,西邻庙一,庙二两村。全村土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15年全村总户数161户,人口536人。

  清光绪年间,有董、薄、车几姓人家,分别从利津县的刘家夹河、赵家夹河、綦家夹河迁至此地垦荒居住。因老家村庄都有夹河为名,故也称夹河村,又因北有一个夹河村,故而把本村称小夹河村以区别。1964年黄河大洪水淹没周围村庄后,有村南三里远的王庄村搬迁并入本村,更名为王庄大队,文革期间,变王庄大队“筒子队”,改名为永红大队。1981年永红大队再度恢复名为小夹河村至今。    2015年底,全村有王、车、李、左、薄、张、陈、贾、董、刘、胡、郭等十二姓。

  建村初期,村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为高粱、玉米、大豆,缺少生产工具,牲畜。缺少水源,靠挖水坑取水。没有房子,住窝棚、地屋子。靠天吃饭,遇灾害只能挖野菜充饥。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活很拮据,别说蔬菜,有时连咸菜也没有,温饱都难以解决。1964年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房屋被大水冲垮,村民四处投亲靠友,躲避水灾。1964年前小夹河村各家住的分散,没有具体规划。洪水灾害退后,再建村庄时设计为棋盘街布局,东西,南北大街各一条,宽10米,东西小街4条,宽6米;南北小街9条,宽4米。1975年又一次发洪水,村庄被淹,持续5个多月,绝大多数房屋被水冲垮。村内进水深度第一天就有0.6米,第二天超过1米,第三天达到了将近2米深。洪水来势非常凶猛,房屋全部被冲垮,梁檩被洪水冲跑,百姓耕种的庄稼如玉米、高粱、大豆等也被洪水泡烂、冲走。面对灾情,各村各户主要以自救为主,有亲投亲,有友靠友。

  2002年东西、南北主大街铺成柏油路,路面宽5米,东西主街并与村西利六路相连。东西、南北主街共长1200米;2014年春,东西小街4条,宽4米,全长1748米;南北小街9条,宽3.5米,全长2625米,村内所有路面铺成了柏油路,并且南北主大街也与村南油田进井路相连。村民宅基地沿用1965年的设计规划基础上向外扩展,每户宅基地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盖房子整体要求高4米、宽7.8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小夹河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伙自发的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接受新的种植模式。在水利设施上,政府建成河王渠,村东沟渠直通河王渠,小夹河村土地浇上了黄河水,粮棉产量猛增,人民生活一年年富足起来,年轻一代绝大多数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有的还在河口、利津、东营买上了楼房,购买了小轿车,绝大多数家庭购置了新家具,新型农业生产机械。

  1986年以后,在村两委的积极带领下,开始了对盐碱土地的改造。全体村民自筹资金,雇用推土机等机械整平土地,修筑水渠,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状况,很多低产田、撂荒地都被开发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田。在这次土地改良的基础上,2012年在村东、村西,开发 “上农下渔”台田工程,建成占地1006亩的台田686亩,昔日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小夹河村正以崭新的姿态,一步一个台阶大步向前。

  免除农业税,种粮实行了直补,购买家电及大型农业机械都有了现金补贴。2015年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10000元,该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逐一落实到位。2010年始新农保加入率100%(符合条件者)。在村不远处建有老庙社区幼儿园,2015年建村卫生室,基本解决了百姓看病难、老年人养老难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科学种田的薄树山

  63岁的村民薄树山,从小喜欢植物种植,初中毕业后,同龄人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当了兵,有的做了生意。唯独他哪里也没去,因为他热爱家乡,热爱哺育他成长的土地。1980年他们家分到了8亩田地,在父亲指导下,树山起早贪黑,不怕辛苦地辛勤耕作,庄稼打理得一片生机,井井有条,当年收入全村第一。1982年,上级号召种植棉花,他家的棉花产量最高,8亩棉花纯收入1万余元,成为小夹河村的第一个万元户。2006年,他承包了30多亩荒地,开发成台田。5年后,他尝试着棉花、西瓜间作套种,结果收成比单一种植高出很多。一直到2013年,产量仍然停留在起初的水平。爱动脑的他很犯愁:不断加大水肥投入,不断改良作物品种,不断加强田间管理,不断学习新技术,可产量为啥上不去呢?2014年,中央电视台农科频道播放了比利时、加拿大等欧洲国家大面积耕地使用滴管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新闻。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也在广泛推广使用,大大启发了他,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引进采用新技术。传统灌溉方式不科学,费时、费电、费水,肥田效果不明显,单位产量上不去。通过网络学习、购买学习资料、请教有关技术人员、专家,并亲自去了和田地区实地考察。2015年他决定在自己的30亩地里全部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种田。说干就干,首先,他投资8000余元,把自己原来的台田池塘开挖扩大成水库,水面5亩;投资3000元,在水库旁,架起一个大水罐,容量10多立方米。四周用四根15米高的电线杆将大水罐凌空托起5米。在大罐下面配有一个1立方米的小罐,小罐有两个水口,一个连着潜水泵,出口有安装阀门,另一个连着大罐;上电投资12000元。其次,是铺设滴灌管道,主管道是PPR63型软管,主管道横通贯田地,再根据需要纵铺设毛细管,毛细管一垄地一根,毛细管两侧,每隔30厘米开设3个小出水眼儿。小毛细管连在主管道上。滴灌前,看庄稼长势,确定滴灌的时差及肥料浓度的配比。先将肥料倒入小罐,打进水溶解,再将溶解肥料的溶液压入大罐,进一步加水稀释,形成养料水。最后关闭大罐进水口,开启出水口,利用自压原理,养料水源源不断地通过毛细管上的小眼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滴灌成功,效果明显。2015年,鲁北棉花欠收,而他套种的24亩棉花西瓜,棉花亩产580斤,西瓜亩产11000斤,充分显示出滴灌技术带来的好处。2016年,薄树山又投资9000元,改进了管道吐舌。5月份天气干旱,别人的禾苗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他的棉苗、瓜苗却舒枝展叶,郁郁葱葱,又是一个丰收年。据薄树山总结说,滴灌具有节水、节肥、省工,能控制温度和湿度,还能保持土壤结构。更能改善品质、增产增效。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显著。高效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比例还很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应值得大力推广。

  养蜂能手王善德

  村民王善德自1978年春开始,从事养蜂这项甜蜜的事业,别有一番“蜂味”。十几年的养蜂经验,让他懂得了很多。发展养蜂,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省,收益高等特点,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一举多德,百利无一害。养蜂业生产出大批量的蜂产品,能为人类保健和工业发展提供宝贵产品和原料,在提高民众生活和促进经济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蜂群是一个有机体,通常有一只蜂王,几千至几万只工蜂,几十至几百只雄峰组成,三种蜜蜂各负其责,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蜜蜂在一年中,随着气温的变化和蜜粉源植物的兴衰,进行着不同的群体活动,每年度蜂王有7—9个月的繁殖期,工蜂有5—6个月的生产期,还有3—5个月的冬眠期。

  蜜蜂的饲养管理是养蜂生产中最为实用的技术,是养蜂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养蜂人是蜜蜂及其群体的保护者和受益者。一个称职的养蜂人员,首先要摸透蜜蜂及其群体的特性,并熟练掌握饲养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力所能及地为蜂群繁殖与生产创造适宜的条件,方可管好蜂群,养好蜜蜂,获取高产。养蜂实践证明,只有养好蜂,养壮群,生产才能发展,收获才有保证。因此,掌握蜂群管理技术,搞好蜂群的饲养管理是开展养蜂生产的前提,是养好蜂群提高效益的保证。要想养好蜂群必须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选好蜂种。选择适合当地环境、自然资源的高产蜂种。二是熟练掌握蜂群习性。按季节不同做好日常管理,人为控制分蜂,适度控制发展规模。三是适时适地放蜂。四是摇蜜要适量。对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贪,贪多必失多,不利于蜂群的发展。

  王善德几十年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蜂经验尤为丰富,蜜蜂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目前,蜂群养殖规模已达到30余箱,每年蜂产品收入2万余元。他每年养蜂不但给自己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还把蜂蜜分给邻里相亲,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深受日寇其害的小夹河村民

  抗日战争期间,小夹和村和其他村庄一样,深受日寇祸害。1943年,小部分日本鬼子驻扎在老爷庙,当时也有汉奸、特务,不定时地到村子里扫荡。

  当时鬼子的据点在陈庄,我八路军一个小分队驻扎在老庙村。小夹河村民在王洪喜带领下,秘密给八路军送军粮军草。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次送粮都按价付钱,并写一张收据,有王洪喜负责保存。王洪喜做青年工作积极,为抗战尽献微薄之力。是年9月,王洪喜送军粮回家的路上被扫荡的日寇盘查。狡猾的日军搜其身时,发现他手上无农民的标志—“老茧”,认为是个文化人,是干部,是八路。便把他带回他家中搜查。王洪喜的母亲为以防万一,早已把八路军给的收据条子藏进塞窗户的草捆里。敌人像疯狗似的满屋砸得砸,摔得摔,把不值钱的东西全部扔进院子的猪圈里。四五个鬼子在屋里乱戳,塞在窗户上的草捆被戳了下来,八路军开的收粮条子散了一地。鬼子用枪逼着王洪喜,让他说出其他为八路军送粮的农户,他宁死不说。气急败坏得日本鬼子军官抽出战刀,将被捆绑的王洪喜右臂整个砍下,把他踢入猪圈,并点燃了里面的被褥板凳,年仅26岁的王洪喜被活活烧死,场面十分惨烈。面对王洪喜的死,乡亲们义愤填膺。八路军在小夹河动员群众入伍时,为保家卫国,为亲人报仇,王广生、董长胜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12月7日下午,听说鬼子要进村,在村长董守廉、农救会长张洪仁的组织带领下,大部分村民躲藏在了村外的野地里,远的逃离村庄十几里,近的也有六七里。在大扫荡中,村民陈老七、张景明、董金章、车瑞绪等人被抓住,陈老七当时被鬼子砍死,张景明被砍了多刀,死里逃生,董金章、车瑞绪等人被强迫当了华工,董金章死在了去日本的路上,车瑞緖去日本当劳工,受尽了折磨与摧残,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才回到家乡。

  村内走出的人士

  王广生  1927年入伍, 1928年在解放济南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19岁。

  薄成收  现任东营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第五纪检组监察室主任。

  薄其连  现任青岛市政协行政处处长。

  薄成祥  现任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综治办副主任。

  薄占洵  原东营市商业大厦董事长。

  薄树年  原任汀罗镇人大副主席。

  薄成峰  现任东营市人大调研员。

  光荣榜

  2006年获“市级卫生村”称号。

  2014年获“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获“富民强村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获“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大事记

  1938年特大海潮袭击小夹河村,灾后村民重建家园。

  1943年3月小夹河村成立了党支部。  

  1952年小夹河村成立五个互助组.

  1954年小夹河村成立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8月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设2个小队。

  1972年小夹河村更名为永红大队。

  1981年永红大队恢复为小夹河村。

  1982年全村实现了电灯照明,1990年进行电网改造。

  1983年全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6年小夹河村建水库,本村用上自来水。

  2006年建造文化大院。

  2007年完成全村自来水户户通工程,用上了放心的饮用水。

  2002年村内主大街硬化通柏油路。

  2013年村内主大街两边安装路灯20盏;全村大街小巷通上柏油路。

  2015年8月建成小夹河村卫生室;完成村办公室大院地面硬化项目。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董守廉  1943年至1948年

  张洪仁  1948年至1958年

  崔建文  1958年至1961年

  车锡川  1961年至1971年

  左爱乐  1972年至1978年

  董其昌  1978年至1993年

  李建国  1995年至1996年

  薄成军  1996年至1997年

  薄成乐  1998年至2003年

  张树武  2003年至2004年

  李  兵   2004年至今

  历届村主任、村长、社长及任职时间

  董守廉  1947年至1954年

  左爱乐  1956年至1972年

  陈志民  1967年至1981年

  左爱乐  1984年至1993年

  薄成乐  1993年至1995年

  薄成军  1996年至1997年

  张俊安  1997年至1998年

  胡友山  1998年至1999年

  李春江  1999年至2001年

  李  兵  2002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