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丈村

关键词:

  余丈村位于河口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7公里处,北临东劝村,南临六扣村,东临草桥沟,西临五顷村。全村土地面积4000余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76户,208人。主要有张、牛、王、孙、李、杨、刘、吕、赵、马、董、栗、尚、邢、朱、国、米、职、周、薄、来、冯、陈、万、程、许、毕、石、蒋等29个姓氏。

  余丈村历史再现

  1925年,山东菏泽单县王建来、王建绪、王建田兄弟三人,携家眷妻小逃荒要饭,徒步数月,先后到此。1927年,嘉祥县、单县的张希田、张贵房又逃荒到此。落脚后他们掘地屋子、搭草窝棚安身栖居,锨掘镐刨,垦荒植地,此为最早出现的居民。当初这里比较乱,经常有土匪出现,为了安全,在此种地的人都是农忙时来,农闲时就到义和镇的王集村居住,当时管这里叫跑庄。由于迁入境内的垦荒者日益增多,因此很快形成3个小型自然村,并以最早来者习惯称作“种地屋子”,称为曹州府屋子、王建来屋子、王建旭屋子,后称西南屋子,中间屋子,东北屋子,因为迁移来的人多数是曹州府人,所以该村最早叫曹州府屋子。村民大部分靠给地主做短工维持生活。后因生活动荡多数回了原籍。1935年,本省单县王建绪于利津县大户刘奎元丈量10扣土地剩余的地段上立村,故取名余丈,后陆续有人迁住于村南,亦归余丈管理,1958年合为一个大队,余丈村村名沿用至今。本村有几户人家是从十二村迁来的,十二村是1950年从东平县移民时,由东平县的十二个村的居民集合形成的。那年,因黄河水灾,将东平县黄河南展区淹没,这个地块没有大坝,是一个黄展区。在黄河水小时就显现为陆地,水大了,就和东平湖连在了一起,黄河水就通过南展区进入东平湖,起到分洪的作用。这样一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就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群众的利益,在鼓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鼓励人们下湖捞财,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名话:船是家,网是地。有条件的买船进行捕捞作业,也有的养殖鱼鹰捕鱼,总之,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生产自救。对在当地无力生产自救的,省政府和地委组织将灾民进行搬迁。将这部分灾民迁移到黄河入海口这片新淤积的土地上。当时省里出面协调,安排了两只三桅大船,十二个村的2000多人顺黄河而下在利津王庄渡口下了船,步行到了劝学村以东,由当地政府组织周围的六扣、东劝、西劝等村为他们修建的地屋子中,从此此地有了自己的名字—十二村。当时在十二村附近还有顺河村、南旺村、南班村、北旺村、北刘坝村等村,移民中的一些人一看当地的情况,就没有在这里住下,领取了政府补助的25公斤小麦就直接又回去了,当时住下的也就几百人,这些人一直到1964年大海潮将村庄淹没,人们又回到了东平。也有的移民安置在了周围的村子里,当时管区带队的栗风杰、乡带队人员牛会良看中了余丈村这片土地,他们在此向政府申请下了土地使用权,并在地中间建房居住下来。当时牛会良在地中间建的房子,到现在还保存着,其后人又在附近建房居住至今。1964年大海潮后,这里因受海潮影响,人员大都回到了原籍,也有在附近村投亲靠友的,十二村及周围村就这样消失了。土地被有关的村所占用。

  郭河取直工程

  郭河是黄河冲刷而成的,有许多自然弯,不利于排水行洪,为了更好地发挥河道排水作用,1964年沾化县组织对郭河进行了取直工程。这里面包括本村的一段,将原来环村而过的郭河取直,这样,本村就被郭河整个的围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没有桥,人们只能从河中穿过,好在平时没有多少水,没水的时候和冬天还好说,一到夏天下了大雨,好多天就不能出村,群众生活非常不便。后来上级在村东修了一个节制闸,以闸带桥,才解决了出入难问题。

  在郭河取直工程中,本村承担了郭河下游的工程量,就在工程收工的那天,人们想的很清楚,正是清明节,工地改善生活,看到上级拨来的面粉,这是好东西,因为那个年代平时根本就吃不到白面,于是人们就想吃了馒头再回家。司务长牛成列就对大伙说,现在面粉我们已经领了回来,我们回家后,由我按标准分到人,绝不会说了不算。但有些人不放心,一定要在工地吃,没办法,只好在工地开伙。就在馒头要熟的时候,大潮就上来了。一看情况不好,牛成列就强制着人们拆窝棚,装小推车走人。在紧催慢撵中,终于将人们催回了家。有些工地因行动慢,就发生了人员伤亡,六吕村车希臣爷俩没能走出来,失踪在了大海潮中。

  村办教育

  1954年春,村集体组织垒土房3间,开办小学,课桌为土台子,在本村任教的是县里派来的郭树勋,待遇为每年粮食900斤,秋收后由村负责送到家里。平时的学校管理由村里指定一人,称为“校长”,主要负责教师的生活、办公备课、校舍修缮、收取教师报酬等。次年村里拿出5亩土地,由村民管理,收入归学校,时称“学田地”,解决每户收取粮食的问题。当时学生10余名,一个教学班,学制4年。1958年,生产大队新建土坯房10间,砖铺墙基,房顶披瓦,其中,2间作为集体办公场所,3间作为教室和教师办公室,5间作为生产大队集体食堂和仓库;时有学生25名。1964年,学校迁至郭河以西。1970年,余丈大队新建校舍6间,结构为土瓦房。1985年,进行校舍改造,在郭河以东建成砖瓦房5间,将原来的两处学校合为一处,课桌、板凳、黑板统一配置,教学条件大幅提升。1987年,与西劝村、东劝村学校合并。1997年,并入四扣小学。

   人物名录

  刘德荣  1917年1月出生,1940年1月参加入伍,1947年博兴县牺牲,时任渤海军区特务连战士。

  牛树国  现任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

  张汉亭  曾任河口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现退休。

  牛树平  现任河口区司法局副科级干部。

  李金岭  现任东营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

  张学峰  现任河口区机关工委主任科员。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朱承列 1963—1978

  张汉臣 1978—1982

  王丙林 1982—1989

  李学友 1990—2004

  张汉元 2004—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朱连友 1956—1957

  牛汇良 1957—1964

  程新宽 1964—1978

  王建来 1978—1979

  李学友 1981—1989

  张汉元 1989—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