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

关键词:

  三合村位于河口城区以西5公里,滨孤路以南。全村土地面积5100亩,其中耕地面积4000亩。土质属沙碱性、粘红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 183户,508人。主要有毕、薄、步、曹、陈、崔、邓、董、杜、段、冯、盖、高、苟、郭、韩、胡、扈、黄、纪、金、李、林、刘、吕、马、梅、孟、宁、乔、尚、宋、谭、王、魏、夏、徐、杨、赵、殷、岳、张、章、周等44个姓氏。

  三合村沿革

  为了占用郭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利津县张窝村联合吉阳庄、黄路台等村庄,以刘姓宗亲家族为主,刘学让为首数名绅士人物,以其祖辈人在郭河两岸的高地上居住捕鱼为由,申请征用这片土地。经利津县政府审核同意,办理了土地执照。

  1936年,利津县大户刘奎元,通过县国民政府在此领地十扣(自此向东做标示地段划为十扣),利津县王家夹河王玉山、朱家乡高福善租种刘奎元分管“头扣”、“二扣”、“三扣”土地,并合建房屋居此,取名高王庄。一扣地片属吉阳庄,二扣地片属黄路台,三扣地属张窝村;郭河南北由于黄河淤积形成的各河滩滩区都有业主居住。大多数种田户皆春来秋走。

  1942年春,在利津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此地才开始出现长年居住户。住在此地的农民有:头扣(一扣)地片张吉三、窦科树、毕玉信;三扣张宗奎、刘岚峰、张宗臣、杨少义、刘久胜;南北河滩李凤阁、苏平三、崔如茂、李天俊;原由四扣逃荒来的刘洪范、刘就和、章文彩、刘登第;义和庄种地户刘树伦、刘树凤、刘心田、王玉山、高甫善、王如贵总共有20多户。1945年土地改革时,头扣(一扣)、三扣及各处来种地的住户三地居民合并,取名三合。1982年地名普查,改称东三合,后简称三合。

  时代印痕

  自立村开始,一直以粮食作物种植业为村经济的主导产业。1950年,开始小麦、大豆、玉米的种植,并出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耕作,但比重很小。一年一熟作物有利于地力保存,村民往往起茬高粱种小麦,土地具有一定的歇茬时间,种植小麦具有一定的高产能力。

  1957年,开发稻田500亩,1年后失败。

  1965年以后,随着大搞水利工程,改善生产条件,农业种植业的耕作制度和结构很快发生重大变化。除高粱、棉花、花生等作物仍延续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外,其余均实行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总产量大大高于高粱和大豆。

  1967年,进行反复治理,借助郭河作为排水系统,采用深沟台田,蓄淡压碱。

  1976年,将稻田的水系改造成为沟渠配套的灌排水系,使其成为旱涝保收田。本村村南多为粘红土壤,土壤透水性差,多为二把碱地,春季苗不易成活,一般以种植晚季作物为主。由于地下水位上涨、有效灌溉减少的情况下,土地质量下降,再加上粮食作物价格低,许多村民将荒碱地改为了苇场,进行芦苇养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多的年份高达2500亩占可耕地面积的90%,粮食种植比例占可耕地面积的10%。与此同时,多元化种植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林业方面,村民个人建成多种树苗繁育基地300亩,冬枣种植15亩,由苹果、桃、核桃等组成的杂果园30亩。

  90年代,村民从事第三产业的逐渐增加。产业主体由粮棉种植、芦苇开发、林果及有机蔬菜种植组成。

  21世纪开始,河口区将棉花种植列为全区主导产业后,村中又将苇田改造成为棉田,项目位于三分干至西五村,改造后的近1200亩大部分种植棉花,少部分种植玉米。2009年,将原来的三扣地500亩进行台田改造,改造后增加净可耕地380亩,成为粮棉种植基地。2012年,规划面积1000亩,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基地,基地配套设施齐全。建成塑料大棚340亩,其中,蔬菜大棚18个,食用菌大棚24个,葡萄大棚8个,整个基地年产值460万元。

  村里的机械化发展

  本村农业机械化出现较早。1965年,大队购置 “185型”柴油座机,用来提供磨房、弓房、油坊等机械动力,作为集体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1968年,购进“195”型柴油座机,在原来加工项目的基础上,开始进行饲料加工;全大队小型座机发展到5台。

  1969年,县、社两级补贴,大队自行筹措资金1.8万元,购置洛阳产“东方红—75”型拖拉机1台,耕地、灌溉机械基本配套,除完成本大队田间作业外,还到外村、外公社进行有偿服务,为集体增加收入,年创收数千元。

  1978年秋,购置国家指标“泰山—25型”拖拉机一台,并增加购置12马力座机,配套水泵,从事农田灌溉,拖拉机则从事交通运输业,作为集体副业项目,增加集体收入。

  1980年,各家农户开始从粮食生产入手,按照新时期的要求从“贫困型”向“温饱型”过渡,零散的农业机械以家庭购置为主,多用于农田灌溉、收割打场,总体规模不是很大。

  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机械劳务1家,购置挖掘机1台,主要从事水利和建筑土方工程。

  2000年后,境内60%的农户都购置不同类型的农用机械,耕、耘、靶、播、收等一应俱全。现在农户的种植机械正在逐步减少,向集约化经营迈进。由个人购置大型联合机械,集耕、耘、靶、播、收、打药与一体,减少了用工数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大部分农活被机械替代。单人管理面积不断扩大。单位产量增加,单位效益提高。

  2010年起,从事运输的4家,购置大型车辆“斯太尔”“欧曼”4台,十轮厢式货车1辆,主要要从事柴、汽油运输和市场物流运输,多服务于河口区境内较大型化工企业。

  2012年起,国家推广普及大型农业机械,对购买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有2家先后购置东方红—40型和奥瑞—100型大型联合机械各1台从事经营。

  村办企业“砖窑场”

  1967年,生产大队集体在村南办砖窑厂1座。1968年, 5个生产队又建起5座窑厂。1970年,合并为2个生产队后,又建成1座,全村窑厂达到7座。分大窑和小窑两个类型,大窑每期出窑红砖2.2万块,小型窑出红砖1.6万块,烧窑季节每7天烧制一窑。当时以本村自用为主。20世纪70年代初期,河口采油厂成立,机关单位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砖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再加上周围村都有烧制砖的习惯,原来就有现成的窑,没有窑的继续建窑,兴起了烧窑热,每天往河口运送砖的小推车、小毛驴车络绎不绝,浩浩荡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了80年代初,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农户的需求又很低,窑厂经营惨淡也就停办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成分。2015年,全村个体经济户发展到14家。

  市公安局包村工作组办实事

  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疾苦时刻牵动着东营公安民警的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下派工作组扶贫帮困。所谓包村,就是市公安局下派三位民警到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具体时间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而定,发现村里致富路上的“拦路虎”,及时向局领导汇报,然后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出资帮扶,用局长王福昌的话来说就是“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

  2000年,三合村成为他们重点帮扶的第二个村,该村只有400余口人,原是一个土地盐碱化的落后村,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如何使三合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东营公安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市局党委提出了“每名民警捐只羊,家家户户奔小康”的口号,局党委的同志都带头捐款,民警们坐不住了,纷纷慷慨解囊,在他们的帮助下,三合村购进了一批波尔山羊发放到户。

  如今,三合村有了三大主导产业,养波尔山羊、冬枣种植和棉花种植。在帮扶三合村的过程中,东营市公安局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村里修了柏油路,村民喝上了算来水。78岁的“老革命”高俊田(伤残军人)亲历三合村的变迁,高兴地说“俺们村现在村里亮了、院子绿了、街道净了、路面硬了,这都是托公安民警的福啊!” 

  全民皆兵与夜不闭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村村有枪,户户有民兵,真称得上全民皆兵。

  那时的农村,家家都没有院子,所有的户的房子都是那种大木板门,两扇门一个挂,大多时候都不上锁,只是出门挂上挂,挡挡猪狗鸡鸭。户与户之间想借个东西自己开门去拿就行,有时主人家想用的时候才发现东西不在家,再到处去找,也没有丢东西的。那时家里来个外来人要当天向村里报告,不仅要说明什么时间来的、什么时间走、居住时间、还要将来意说清楚,以备上级检查,平时村民也都时刻关注这这事,谁家来人了,自己不说,村干部也听别人说了,还不如自己去说。那时问个人,别人都会热心给你介绍,你如果是找人,大多都会将你带到这户人家去。加上户户都没有院子,很远就能看到。夏天人们吃饭都是在房前放个小桌子,就在院子里吃,几口人一看就明白。乡里还不定期组织民兵进行训练,都是用喇叭通知,在某村发现有敌特分子潜入,各村民兵到某村某位置进行集合,时间在几点几分,各村民兵听到通知后,就会立即按要求到指定地点集合。有时村里还组织民兵到户检查,遇到不认识的都要严格盘查,防止敌特分子的渗透。如果不上报而被查出,户里就要受到处罚。

  虽说到了80年代不再有的检查,但民风朴实,还是不建院子的较多。到了人们有了收入,建起了院子,人们之间的交往就少了,借个东西也不那么容易了。一次,在乡里上班的刘学金,在与同事们聊天时说起了家里刚刚腌上了鸡蛋,现在已经好几天,正好吃的事。下午刘学金请了假要上地干活,这几个同事晚上下了班,就从刘学金家将刚刚腌的鸡蛋吃了个精光,并且将刘学金藏在粮食囤中的酒拿出来给喝了,然后,将门挂上就都走了,等刘学金一家人从地里回来,只见到了一桌子未打扫的鸡蛋皮,腌鸡蛋的坛子已经空了。到了第二天,回到单位与同事们一说,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但都知道是谁的事,只是给平淡的生活增加点笑料而易,谁也不会去认真。

  “魔”的传说

  村里人有人说在村北见到了魔,什么样子的是魔,有的说象麦秸垛,矮矮的,粗粗的,长得很吓人,走起路来是飘着的,就向风刮着走的,没有脚印,过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变样;有的说是白色的,看不清样子,来去如风。

  这有魔的说法在当时的四扣中学得到过验证。四扣中学没有院墙,出了教室门就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校的四排房子,最前面的是伙房和教师宿舍,第二排是女生宿舍、第三排是男生宿舍、第四排是教室。一天晚上有些女同学上晚自习课后,出了教室门看到了一个白色的、矮粗的东西从学校的前面向西南方向飘去,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回家问起老人们,也说不准是什么东西,有的老人说象传说中的魔,但过去没有见到过,不知道是不是。

  三合村正是在学校西南方向的位置。这些学生集体找到学校领导说害怕,要求调整宿舍。为此,学校领导将原来在学校前排的女生宿舍调整到后排,让男生调整到前排去,这样更加让人相信了这个传说,不过以后在学校再没有人说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人物名录

  殷洪祥  曾任沾化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局长、副处级。

  殷洪志  曾任河口区信访局局长。

  杨月亮  现任青岛儿科医院副院长。

  毕建军  现任河口区教育局局长、河口一中党支部书记,副处级。

  王福义  2004年被市政府授予“东营市优秀村主任”荣誉称号。

  殷鹏霄   2016年4月获东营市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6月获东营市百名英才称号。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毕玉信 1948—1967

  殷洪文 1967—1993

  刘学让 1993—2007

  王福义 2007—2014

  殷鹏霄 2014—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高福善 1942—1945

  苏平三 1945—1947

  殷百川 1947—1950

  张文才 1950—1951

  崔殿安 1951—1953

  杨贵娥 1953—1955

  夏子安 1955—1958

  程振东 1958—1959

  崔殿安 1959—1976

  刘学让 1976—1993

  张春升 1993—1999

  王福义 1999—2004

  刘学让 2004—2007

  殷鹏霄 2007—2014

  毕建华 2014—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