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祥村

关键词:

  福祥村位于河口街道西南部,河口区富海集团化工厂向南2公里处,为河口街道最西的村庄,全村土地面积1635亩,耕地面积1092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蔬菜、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宏斌玉米、福祥苦瓜发展成了当地的特产,也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项目。

  1949年,福祥村15户,70口人。1955年增长到35户,170人,迁入者多为利津、垦利两县人。1974年发展到43户,243人。后因土地碱化,耕地减少,导致全村经济发展滞后,诸多村民陆续返回原籍。20世纪80年代,降至40户,197人。2015年,全村51户,142口人。主要有张、杨、王、孙、吴、赵、毕、陈、韩、郝、姜、李、蔺、刘等姓氏。

  1913年,利津县陈庄陈才乔、李环两家农民到此开荒种地,后诸多开荒者的出现,形成诸多种地屋子。后有利津、曲阜、博兴等地垦荒户先后迁入。由于地处沾、利两县北部交界荒洼地带,匪患兵乱、自然灾害频发。而村人口处于不稳定的不断迁入与迁出的状态,1941年义和庄解放,成为解放区的福祥屋子也更名为福祥村,延用至今。

  土地变化动态记忆

  最初的种地屋子是在利津领地人所管辖的土地中形成的。具体面积并无详细测绘。据相关史料记载,最初垦荒者开荒种地或租地,其范围约在2000亩以内。从立村时确定范围至今未变。但有资料记载本村耕地面积发生的变化:1949年,全村耕地300亩,人均4.29亩;1955年,全村耕地547亩,人均3.22亩;1965年,全村耕地744亩,人均3.29亩;1979年,全村耕地680亩,人均3.01亩。1980年开始,全村耕地仍呈大幅下降趋势。原因一是气候出现的干旱年份较高;二是灌溉条件差,地下水位回升加剧。到20世纪90年代末,福祥村耕地面积320亩,人均1.5亩左右。由于不同程度地碱化,产出率很低,村民自称为“无地村”。

  1992年开始,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开展农业开发,整平土地,大面积的实施土地整治和改造,大片荒碱地被改造成为种植棉花等耐碱农作物的可耕地。2001年,可耕地面积增加到600亩,随着人口的下降,人均耕地4.72亩。2010年,土地详查资料显示:全村土地面积1519.5亩;其中,可耕地906.45亩,村庄占地53.4亩,采矿用地3.9亩,公路占地4.05亩,坑塘水面17.25亩,沟渠占地324.75亩,盐碱地209.7亩。

  2015年,耕地面积上升至1130亩,人均7.96亩。

  沾化利津两县挑河边界纠纷

  1965年,利津县与沾化县群众在新淤出的荒地上,因争种新淤地和抢收芦苇等野生资源引起纠纷,为妥善处理矛盾,惠民地区派苏新三副专员处理此事,苏副专员提出了六条意见:一是县界不动;二是界不动不影响种地;三、县界以南的荒地应归属利津县;四、沾化县在利津县界内的熟地(原系解决初期垦种),利津应当承认,有多少是多少;五、现有荒洼苇地,两县派人分开,该谁收就归谁,划好界不准再争;六、两县立即停止开荒,待问题定下来再种植。

  “文化大革命”动乱中,沾利两县群众在挑河边界不断发生越界争种争收现象。1968年9月,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派出由地县两级组成的28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处理纠纷,在挑河南岸羊栏河和陈玉芬屋子一带,划给沾化3.6万亩。沾化县分给了东部的几个公社,由各公社分给了部分大队进行耕种,后来由于油田开发,大部分土地被划给了油田生产经营。当时为了争地,为了有地可种,许多村的村民都参与了沾化利津土地争斗,有的人甚至受了伤,但为了国家利益,对油田用地他们都认可了这一现实,做出了让步。

  福祥苦瓜

  1986年,在四扣乡四扣集上赶集卖菜的孙洪武遇到了收市场管理费的四扣工商所职工姜信武,姜信伍问孙洪武:你们怎么每次都是卖这些大陆菜,一大堆菜,卖不了几个钱?孙洪武说:我们过去也没弄过别的菜,不会种别的菜,也没有其它的菜种子。姜信伍告诉孙洪武说:我过去在贵州当兵,哪里的苦瓜很不错。苦瓜对土地要求不严格,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其根系较发达,侧根多,且根群较广,耐肥不耐瘠,喜湿忌渍水。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能清热解毒。养颜嫩肤常吃苦瓜能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变得细嫩健美。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在当地全年都有人食用。孙洪武说,我们这里也无处找苦瓜种子去。姜信武说我想法托人弄点种子。于是姜信武通过战友从贵州省桐仁带来了苦瓜种子。

  刚开始福祥村的人们对这一新品种还不认,让人种,人们怕卖不出去不愿意种。孙洪武就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种上了几棵,结果,满院子爬的都是苦瓜蔓,看着一个个吊着的苦瓜结的密实实的,孙洪武心里话,这瓜种植成功了。但新瓜上市后,由于人们没有见到过这种菜,不知怎么吃,炒出菜来太苦,卖的并不快。他带苦瓜找到了姜信武,一是报个喜种植成功了,二是讨个方,这瓜怎么着才好吃,才能让人们喜欢上它。姜信武就将这瓜的吃法告诉了他,回去一试,真是好吃,于是在四扣集上多了一个新菜品,人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一品种。甚至有的人将成熟后橙黄色的苦瓜当成荔枝来吃,让人们当笑话传了好长一段时间。销路打开了,苦瓜种植也从最初的一户种植,逐步发展到全村家家户户种植。本村的大棚也从1个发展成6个最后发展成为46个,人们也曾尝试着苦瓜的深加工,将冼净的瓶子套在新长出的苦瓜上,让苦瓜在瓶子中生长,长成后,经过冼净后灌上高度酒,制成苦瓜酒,但由于无法形成规模,只好不了了之。

  苦瓜不仅在当地集市上出售,也打入了城区农贸市场和周边的集市,苦瓜种植成了福祥村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鸿斌玉米

  在本村杨鸿斌是个能人,他通过自己的摸索,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路子。

  1996年开始试种意大利黑色黏玉米,本想通过新奇吸引人们的眼球,哪儿成想,市场不认可,销量也上不去。怎么才能扩大销售和影响。后来,他知道了有家庭农场这种生产经营模式, 2010年,杨鸿斌成功注册了玉米商标“鸿斌”,成为东营市河口区第一家进行注册的家庭农场。鸿斌家庭农场共有两个基地,一基地建在河口街道八吕村,占地200亩,设有果蔬玉米精品园和新品种引种试验田;二基地建在河口街道福祥村,拥有土地100亩,主要进行鲜食玉米栽培。

  为扩大销售, 2013年,开始通过微博这种新兴的社交平台进行玉米的经营与销售。仅6月28号到8月13号,微博微信卖出的玉米大概就有4万元。

  微博卖玉米尝到了甜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鸿斌家庭农场主打的玉米是水果玉米,存放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口感下降,他们根据购买者所处位置的距离远近接收订单,快递24小时无法到货的,直接拒绝订单,24小时内确保可以到货的才接收订单进行发货。消费者24小时未收到玉米的,便要求快递公司将玉米就地销毁,付款金额原数退还给消费者。如今鸿斌家庭农场玉米种植面积有300亩左右,一亩地可产3000余穗玉米,年收入在120万元左右。玉米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市场零售、组团采摘、微博和微信的方式进行销售,他们在河锦市场和河盛市场设有两处直销点,一年来农场进行采摘的也有四、五千人。现在鸿斌家庭农场经营的玉米品牌主要为:韩国果蔬玉米、海南甜玉米1号、台湾华珍。为确保玉米品质,鸿斌家庭农场采用绿色栽培模式,配合饮用水滴灌技术,创造出一套北方鲜食玉米两作两收栽培流程。为让土地恢复到最健康的生态模式,水果玉米种植地段弃耕四年,如今他们种植的果蔬玉米已经获得无公害认证,生产环境已达有机标准。

  2014年,鸿斌家庭农场被评为东营市示范家庭农场、东营市优秀家庭农场。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山东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东营市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河口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人物简介

  韩学廷  原籍博兴县陈家庵,1925年出生,1946年12月入伍,1948年11月牺牲于江苏省朱大楼,烈士。时任华野10纵28师排长。

  杨守海  2000年被东营市评为十佳星火带头人。

  张维宗  现任东营大明集团钻井公司副总经理。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张金顺 1962—1964

  吴云生 1964—1965

  闫文兴 1965—1969

  韩建亭 1969—1974

  张维贞 1974—1993

  孙洪武 1993—2005

  杨守山 2005—2009

  刘胜华 2009—2014

  张学国 2014.12—至今

  历任村主任(村长、大队长)

  张登来 1953—1960

  吴云生 1960—1970

  张维贞 1970—1974

  张乐杰 1974—1979 

  韩风亭 1979—1984

   韩义亭 1984—1989

  孙洪文 1989—1993 

  杨学岭 1993—1996 

  张乐峰 1996—1999

  张学国 1999—2001

  张乐峰 2001—2005

  杨守山 2005—2011

  张学国 2011—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