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村

关键词:

  南张村位于郝家镇政府西南4公里处,东邻大赵村,北邻店子村,南邻东营区史口镇曹家村,西邻许家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7°16′,东经118°17′。截至2015年,有居民185户,466口人,均系汉族。土地面积900余亩,土质属淤土碱性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

  村名来历

  明朝末期,张鹏、张金、张景三兄弟由博兴县(原蒲台县)窖窝村迁移此村,并由姓氏命名为十六图张家,后因村北边2.5公里处有一村也叫张家,故改称南张村,沿用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张、王、李、曲4姓。

  张姓 明朝末期,由今博兴县窖窝村迁入。

  王姓 1905年,由今郝家镇北王村迁入。

  李姓 1865年,由今东营区龙居镇曹店村迁入。

  曲姓 1900年,由今东营区史口镇曲家村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建村初始阶段,南张村生产条件很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有小麦、高梁、大豆,缺少生产工具、牲畜,缺少水源,靠挖坑、打井用水,没有房子,靠地屋子、棚子、茅草屋度日。靠天吃饭,遇灾害,只能靠挖野菜充饥。1944年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大锅饭”的弊端,土地收入很低,农民生活拮据,仅能解决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学会了科学种田,接受新的种植模式,国家帮助兴修水利工程,本村土地全部浇上了黄河水,粮食、棉花产量猛增,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足起来,户户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购置了现代化的新家具及生产机械,1981年全村通电。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棉实行直补,农村合作医疗达到了全覆盖。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享受基础养老金160元。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上学免费。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养老难和上学难的问题。村民大部分购买了汽车,太阳能、空调、冰箱、彩电基本普及,建起了老人娱乐广场,广大群众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