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一村

关键词:

  村庄基本情况:大码头一村位于大码头镇政府驻地,广饶县城东北 19公里处,与码二、码三为一自然村。北与东燕村接壤,东与央上自然村交界,永红沟从村中南北穿过。

  村名来历:据说码头村是在原古巨淀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原巨淀城是一处重要的运盐、运粮大码头,元末明初时,因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人烟灭绝,变为废墟。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氏、马氏伯恒以及许为、许岱林兄弟二人,先后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有“先有常、马两家,后有东、西两许”的说法。

  村庄原称“马头”,村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明宪宗时分封其第七子衡王朱佑辉食邑青州,衡王将三水口以东、小清河以南广大区域划为养马场。当时养马场的管理中心就设有马头,遂将其所居地称“马头”,养羊的头所居地称“羊头”,养牛的头所居地称 “牛头”。后随着农、商、手工各业不断繁荣发展,各姓氏相继迁入,人口逐渐增多,这些管理场所便逐渐发展成为村镇,“马头”便称“马头村”,马头村南、村东南的羊头、牛头后改称洋头、牛头镇。二说明代移民时,村中马姓人口最多,故取村名“马头”。村东马姓至今仍是大族,几乎占了码一村的二分之一。三说古代这里是水陆两用“码头”,商贾云集,因此得名。四说以前整个村庄地貌为“S”形,似一匹骏马低首作饮水之状,遂称“马头”。民国七年、二十四年修县志载有马头。村庄原有一部分属寿光县寿六区泊右乡,因当时马头去寿光城办事途中有巨淀湖相隔,出行交通十分不便,村内知名人士马恒照等十余人联名上书寿光县府,一致要求将这部分属地划归广饶县。遂于 1945年 10月划归广饶县。后因村南三里处是小马头村,故马头村改称“大马头村”。

  1946年5月,广饶县泊西区建立,将大马头划为一村、二村、三村三个行政村。因原惠民地区邹平县有码头公社,按惠民行署意见,1982年马头公社更名为大码头公社,公社驻地村庄相应更名为大码头村。

  主要姓氏:全村有马、刘、许、张、徐等近三十姓。马氏原籍山西省洪洞县野雀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北枣强县分发而来。许氏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村,1369年迁至临淄县姬王村,后又迁入。赵氏原籍山西省洪洞县野雀村,1369年迁至广饶南十里,清道光年间十六世族人迁入。

  潘氏原籍南京市上元县,明初迁至潍县安上村,乾隆九年六世族人迁入。张氏于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大王镇张家庄,清道光年间十三世族人迁入。燕氏于 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桑科村,后移居本村。杜氏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武初年迁至稻庄镇东杜村,清末迁入。孙氏于 1708年由安徽省凤阳府迁入。

  宋氏于洪武二年由河北枣强县分迁至宋王村、宋家院村,清末迁入。付氏于清末从寿光付家村迁入。徐氏于清末从稻庄村迁入。吴氏于 1940年从本镇堤口村迁入。

  刘氏于 1949年 从 码 二 村 迁 入。谷 氏 于1956年从码二村迁入。丛氏于 2003年从昌乐县迁入。

  历史沿革:明清属乐安县端智乡。1911年属端智乡四保。1914年属广饶县礼区。1929年属广饶县第四区。1939年 10月属益寿临广四边县广四区。1940年 4月属广饶县四区。1941年11月属广寿二边行政委员会广四区。1942年 10月第二次属益寿临广四边县。1945年 9月 属 广 饶 县 四 区。1946年 5月属广饶县泊西区。1948年 12月属泊西区马头乡。1951年 1月属十一区马头乡。1956年 1月属泊西区马头乡。1958年 5月属马头乡,9月属东风人民公社六社,10月属马头公社。1964年 3月属马头区马头公社。1970年 11月属马头公社。1982年3月属大码头公社。1984年7广饶县村庄志略月属大码头乡。2010年 5月属大码头镇。1949年全村人口 810人。1958年达到 1320余人。1961年降至 1260人。1975年达到 1768人。2011年,全村有 683户,1923人。村庄地势自南向北略微倾斜,海拔约 75米。村西北、东北为褐土,村西、村东为褐土、沙土交混,俗称两合土,盐碱地为数不多。截止 2012年,村辖区面积 4980亩。村庄东西长南北窄,占地面积 735亩。

  党政建设:宋立言是村中最早的共产党员,1939年 3月由码二村许志英介绍加入党组织。宋立言入党后,又介绍本村马曰义、许友敬等人入党,并成立了党小组,隶属当时的寿光县牛头镇党支部领导。1946年 3月建立第一届村党支部,许友敬任支部书记。党组织建立后,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做了大量的工作。2015年全村有党员 59人。1930年村内设村公所。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成立“晨光”高级农业合作社(晨光社社长许青桂,副社长隋德智,包括大马头、小马头两个自然村。1958年2月,全社共有1770户7742人,牛 427头,驴 170头,骡马 43匹,猪社里公养 331头、社员自养 126群众在家中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

  头,耕地 23141亩,粮田 20862亩,单产 1758斤。)。1958年 6月成立生产大队,下设 18个生产小队。1968年 4月大队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设 10个生产小队。1981年 1月改称管理委员会。1984年 7月成立村民委员会,辖 10个生产小组。1946年 2月至 1949年 9月成立农救会,许新德任会长。1965年 12月至 1975年 12月成立贫协,许友会、张笃梅、许钦义先后任主任。

  所获荣誉:2009年 6月在山东省妇联组织的“幸福进农家”活动中被授予“先进村居”。2003年被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2007年4月被市爱卫会评为“市级卫生村”,12月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被市残工委评为“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村”。1989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1992年被评为全县“民兵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村级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 4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计生优质服务先进村”,6月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先进党支部”。2005年 3月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2007年 3月被县委授予“争创红旗党支部先进单位”、被评为县级“小康文明村”。2011年 2月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6月被县委授予“争创红旗党支部先进单位”。

  重要事件: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七日,捻军在首领刘天福的率领下由博兴入县境,在大马头、李家楼、韩家庄与清政府地方武装进行了 3次交战,杀死乡勇 612名,封建士绅数十人,后捻军东奔寿光、益都。1939年 7月 10日(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伪军约 300人,全副武装对马头村进行了“扫荡”。对马头村发

  射炮弹 108枚,炸死王同和的二哥,枪杀村民陈士茂、韩其端、成学信、韩其连、韩安祥、韩干祥、韩林祥、韩丰池、许文英、许金聚、许新清、马振山、马泽田,打伤 3人,烧毁房屋 86间,抢走骡马 39匹及大批物资。1941年7月1日(农历六月初七),日军第六旅团山田部纠集惠民、广饶、临淄、潍县等地日、伪军 5000余人,合围“扫荡”清水泊根据地。八路军主力突围转移,日、伪军在央上、马头、东燕、西燕、桑科等村烧毁房屋数百家,抓壮丁 100余人,杀害群众 130余人。1941年 7月 2日(农历六月初八),日伪军对马头村进行“扫荡”,杀害村民谷金云、谷单池、王田、李福兴、许宗青、许协和、许玉英、许丙诺、许连玉、许宗合之父、许勤业、许敦仁、许功述、许爱堂、许庆恩、郜振子、张学清、马臣山等18人,伤1人,八路军牺牲3人。村民许恒业、聂再池、许东平等30人被抓走,过后每人用300元(中日联合币)赎回;烧毁房屋 48间,抢走牲口40多头,抢走粮食4万斤,财物被洗劫一空。1943年11月18日,日、伪数百人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当行至马头村东门村,一个掉队的伪军被农民马志房用二齿钉耙打死。有一次,伪十六旅某残部来马头村“扫荡”,马头民兵配合县独立团把敌匪打散,民兵班长许青桂只身追赶两个伪军,从马头村西一直追到西燕,擒获一人,缴获长枪一支、子弹三百发。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