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屋子(南楼村与北楼村)

关键词:

  北楼村与南楼村始迁者的时间值得商榷。2016年11月7—8日两天,笔者(杨海田)有幸探访了北楼、南楼两村。对两个村的来龙去脉大致了解了些。到了北楼,当问及始迁人和迁来时间时,北楼村的老人袁方彬(79岁)、张玉珍(68岁)、宋新岳(78岁)三人回忆说:“北楼村来的第一个立村人叫宋玉峰,今年在世时109岁,他8岁跟其父亲来拾野荒禾、开荒种地。他说,那时四外只有义和庄、王集村,连太平镇处只有几个零零星星地屋子。宋玉峰也是村里第一个负责人叫村长吧。我(袁方彬)还见他带领庄乡建修北楼的围子墙。宋新瑶、张玉彬两个老人也补充说:“围子墙是用秫秸扎的,里外糊上泥,把秫秸夹在里面很结实,还留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全村人都住在里面。黑夜、白天四个门上都有人站岗,主要防止匪防盗。北楼村那时曾叫大楼屋子。以后的村长是宋克俊、宋来庆、张瑞祥。宋来庆是俺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在南楼探访时,宋同忠、单学玉、段光柱、李新照老人说:“村里最早来的叫姜德庆。按年龄推算应是1915年来到此处的。后来北楼村由李学家屋子、万家屋子、王升家屋子、姜家屋子五个村庄合并成村,叫南楼村,也曾叫大楼屋子。”

  笔者回河口后,查阅了民国二十四年(1936)出版的《沾化县志》,在沾化县1931年出版的地图上,没有两村说的村庄,但地图上有大楼台子村。在1936年《沾化县志》上,记载了自民国二十年(1931年,应记1932年)划分自治区域,全县改为七区。以区统乡镇,以乡镇统村庄。太平镇为七区,领乡七镇二。七区丁家乡领庄八(个)、陡河庄、大楼屋子、于家屋、丁家集、蒲台屋子、太平村、薛桥屋子、宋家屋子。这样,1931年沾化县地图上没有大楼屋子,只有个大楼台子,同时出的沾化县划为七区自然村中没有大楼台子,只有大楼屋子。笔者推断,大楼台子和大楼屋子同系一个村。此地方先叫大楼台子,后叫大楼屋子,或者是,大楼台子的“台”是大楼屋子“屋”字的误印,也可能相反。但是两个村都曾叫过大楼村。以此推断,北楼村的始迁者,曾在大楼屋子住过,宋玉峰1940年带着十几户人家移居到现在的北楼处居住,在此繁衍生息。南楼的居民仍在大楼屋子安居乐业。因北边有了北大楼,他们也把大楼屋子改为南楼。

  但是,在迁来时间上,留有疑案。两村的老人都讲,两村的老人都是1915年来的,可又说,是利津县宫家黄河开口子,淹了此处,游出了新淤地,老人们才来开荒拾野禾的。据《东营市黄河志》记载,黄河在利津宫家决口是1921年7月19日。如果两个村的始迁者是1915年来此处的,那就是住在大楼台子。那一定此处(现在的南楼村)有一个大台子,南北楼的始迁者在台子上扎窝棚,住地屋子,因为他们大多数是从沾化县流钟大楼村过来的村民,这里就叫大楼台子。1921年黄河决口,淤出了新地,同时也把大楼台子淤平,这里成了一马平川的新淤地,从此,此地也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当年的台子痕迹了。1921年后,他们又在原来地方扎窝棚居住下来,就把大楼台子改为大楼屋子。这是笔者一人之见,此文仅供参考。望知情者再细细考查,得出更实的结论。

  南楼村

  南楼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西南15公里处,东邻义新路,北与北楼村相望,南邻三合村,西邻双胜村。该村土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66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210户,612人。主要有孙、王、赵、李、姜、万、高、薛等姓氏。其中,孙姓分别由沾化县和无棣县迁入,王姓分别由沾化县、高青县迁入,赵姓由利津县迁入,李、薛、张姓由沾化县迁入,姜姓由沾化县迁入,高姓由利津县迁入。

  南楼村由李学家屋子、万家屋子、王升家屋子、姜家屋子、南楼等五个自然村组成。1965年,南楼村成立自己的窑厂,1966年南楼村又成立自己的药所、干粉厂、油坊、弓坊,同时建成自己的养猪场,以及南楼村购买多台推土机承包土方工程。1951年南楼村与北楼村共同设立双楼村小学,在1991年撤销。1974年在村北修建二级沟、三级沟,1978年在区委书记王少飞帮扶下建成村北水库,养殖小尾寒羊。2010年南楼社区开始破土动工。

  赵钰在南楼抓了王友林、任东方

  1942年8月18日下午,南楼村的单延岭、宋成九与建设村的任东方、时长清、和平村的王友林正在南楼村大柳树下开会。这棵树紧靠一片高粱地。在高粱地边玩耍的小孩叫单连玉,他忽然听到高粱地里唰唰地响,抬头一看,高粱地里有红旗在晃动,惊奇地吆喝起来,小红旗,高梁地里有小红旗。这时,打小红旗的人到了他跟前,后面有一支队伍。开会的几个人没有走迭,被这支队伍包围了。单连玉是个小孩,他跑了。这支队伍只抓走了王友林和任东方,其余人都放了。村民单维昌见抓了人,心里很着急。他看风赵钰在这支队伍里,知他是营长便喊起他的小名来:“顺哎,顺哎……”赵钰一愣,但装没听见,他带着队伍和抓的王友林、任东方向呈子口方向去了。

  赵钰幼时曾在南楼附近的几个屋子上住过。他乳名叫顺,大名叫赵公顺。七七事变后,他投到“鲁八游”吴德胜麾下当了一名副官。从此改名为赵钰,字叫子晶。他的乳名和大名很少人知道了。不久,国民党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把吴德胜部,改编为鲁北行署直辖第三旅,赵钰是二团张俊亭三营的营长,在义和庄一带称赵钰营为赵三营。今天,赵三营在大汉奸刘佩臣和二团团长张俊亭的指挥下,参加徐家坝战斗。战斗一打响,日伪军遭到八路军的伏击,赵钰早被我地下工作者做过工作,有意向清河部队靠拢,他命部队朝天开了一阵枪,就带着全营部队撤出战斗,向南楼方向而来,在南楼顺便抓了王友林和任东方。

  单维昌见赵钰对他不理,正在发愁,单延岭凑过来说,咱去找赵公顺他叔的,叫他去看看想想办法。单维昌点了点头,三人就直奔痒桥屋子(现在的兴华)找到了赵老九。赵老九和赵钰是叔侄关系。他听了单维昌和单延岭说了王友林、任东方被抓的事,便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何况他早时还在这里住过,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气了,救人要紧,你们放心,我一定叫顺把人放了,你们先回吧。说完骑上一头小毛驴,去了呈子口。赵老九到了呈子口,赵钰正在开会。只听赵钰说,今天的事,谁也不能外露一句,谁走露了风声,小心你的脑袋。原来徐家坝一战,八路军把“刘部队”的日伪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刘佩臣的一个班和傅瑞五的几个兵都逃到了赵三营。赵三营的一个连长见这些兵的枪好,就起了杀心。一口气把这十几个“刘部队”兵全杀了。(一个佯死,跑回据点向刘佩臣报告了实情,种下了赵钰的杀身之祸),赵钰开会是封口的。

  赵钰一见老叔驾到不敢怠慢,忙让进兵营。赵老九说明来找他的原由。赵钰说,这两人是共产党员,你来了我把他放回去,可他俩身上的共产党文件,我留下了。你把他们领回去吧。说完,他命人把已吊到梁上的王会林、任东方放下来,叫赵老九领回了家。事隔几天,因赵钰杀人夺枪之事刘佩臣和张顺亭用计把他骗到董卜堂据点,把他抓捕了。刘部队于9月1日把赵钰押到富国据点枪杀了。

  擀鞭惹的祸

  1998年南楼村,发生了一起鞭炮爆炸事故,叫人记忆犹新。

  南楼村民李汉祥擀鞭,已有几年的时间。他擀的鞭炮,药装得足,爆得响,又物美价廉,远近闻名,近村邻庄都愿买他擀的鞭。所以他干的这活红红火火。李汉祥一家,以种田为主,在冬天休闲时就开始准备材料、擀鞭,准备年关时再卖掉。做的鞭炮虽然“叭”的一响,鞭就粉身碎骨,结束了它的使命。可做起来确实麻烦。它的工序是,先制好鞭筒,装上引信,填装火药,封堵鞭筒的底部,再一个一个的编成串、包装,才算成品。说着简单,做起来不易。制鞭筒,先选纸,再裁剪,在擀鞭筒时得在卷纸上抹浆糊,才用力擀鞭筒,擀不结实,鞭制好后不响。再说做引信(芯)吧,一根小小引信,也有学问。引信放火药多了,燃起来很快,一点爆仗就响,做出来的爆仗就急爆仗,百十头的爆仗,就噼里啪啦地几秒钟就响完,叫人听了不过瘾。但信子药不足,或者断路,那就点燃爆竹时,半天响一个,甚至鞭炮落地不响,成了瞎爆仗。一个擀鞭的人说,擀鞭是个技术活,没有七十二道工序是做不好的。做爆仗,急性的人是做不来的,要千万谨慎,远离火源,一个火星子会酿成大祸……1998年李汉祥之子李子海在兑鞭炮药时,出了问题。

  擀鞭炮的火药是用硝、硫磺、木炭粉和银粉。李子海按比例刚把药兑好,准备收秤时,秤砣从秤杆上滑下来,正好砸在药粉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火药立即爆炸,三间东屋被炸飞,东邻屋薛景祥被波及炸塌屋一间。李子海遇难,惨不忍睹。从此家庭不振,现在村民说起此事,还唏嘘不已。

  自强的“高乐丰”

  高乐丰,河口区聋人协会主席。他从懂事起的漫长日日夜夜里,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无声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不平常的人生轨迹。

  正在不到两周岁、呀呀学语、踉跄学步的时候,厄运就降临到小乐丰的头上。那时他患了一场病,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他永远失去了听力。当时父母焦急万分,带他先后来到济南省立医院、青岛医学院等大医院进行医治,尽管四处求医,得到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

  从此,小乐丰在喧闹的童年世界里,变得宁静安逸,嘈杂的声响与他无缘,无声的寂寞为他作伴,连周围的音律声响他都没有艳福去享受。这时老高家一家人的心都碎了!眼看乐丰到了入学的年龄,他无法与正常孩子那样蹦蹦跳跳背着书包去读书。孩子的天真伶俐不能就此止步,孩子渴望知识的夙愿,始终萦绕在父母的心头。乐丰到了九岁的那年,一家人盼来了希望,市里开办的特校正在招收新生。父母把他送到了东营市特校,才为他打开了吸吮知识的灵魂之门。在东营特校的十二个春夏秋冬里,他积累了文化知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掌握了小制作、绘画技巧等手艺。特校校长曾对人们说:“小乐丰从来到学校跟变了个人一样,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懂事爱学,心底里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攀升,逐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打牢了他刻苦、认真、求进、争强的人生基础。”

  2007年,高乐丰以22名的优秀成绩被泰山医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录取。在大学里他先后熟练掌握了木雕、书画装裱、刻瓷、绘画、剪纸等多项技能,为后来的主攻方向——油画,而“增光添彩”。曾在2009年为全运会制作的吉祥物“泰山童子”共三件,其中一件学校选为纪念品被知名人士收藏,其他两件分别由学校和自己珍藏。年年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优秀生。

  高乐丰2009年大学毕业后,经贵人牵线搭桥,来到了河口区一家装饰公司当了一名操作工。他暗下决心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到半年就成了一名熟练工,凡是公司交办任务,他都会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同事们都喜欢和他交流,从未嫌弃他是一位聋哑人,粗活、脏活他都抢着去干,从不叫苦叫累,成为了同事和领导的好朋友。

  虽然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但他经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外出写生、素描、临摹。 2009年和2013年连续参加了两届东营市残疾人技能大赛,其绘画作品获得一等奖。2010年和2014年分别在济宁和潍坊举行的山东省残疾人技能大赛中,其绘画作品同样荣获优秀奖,为全市和全区赢得了荣誉。2013年被东营市残联评为“才艺之星”。

  高乐丰在单位是技术肯干,钻研业务,刻苦认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东营市的义工。老人们中间、同事家庭、社会需要的地方都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

  多年的良好习惯,养成了高乐丰孝敬老人的自觉行动,在家他同样是一名大孝子。他的父亲由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症, 他就同母亲一道承担起了照料父亲的责任,为父亲洗脸、洗头 、刮脸、洗澡、穿脱衣服,坚持每天晚上给父亲按摩,有时夜间起来帮父亲翻身和方便。髙乐丰的姥姥,瘫痪在炕上已经五年,他每周坚持和妻子回家一趟,给姥姥洗衣服和尿布,从不嫌脏怕累,他的一举一动被乡亲们和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到邻居们夸赞他时,高乐丰就用手语微笑着回敬说:“孝敬老人是小辈人的义务,也是为我的孩子做榜样!”

  目前的髙乐丰已破茧成蝶,展翅飞翔,用无声的爱、有声的情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以昂扬的斗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快乐向前冲”,同热血青年一起奔跑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

   人物名录

  朱学云  1945年生,1985年担任新户乡乡长,1990年担任河口区农机局局长,已退休。

  郭宗典  曾担任过下河乡乡长、书记,已去世。

  村里历任带头人

  段吉法,于194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1月,党员发展到7人,建立党支部,赵元克任支部书记,段吉法、宋成久任支部委员,隶属于中共沾化县七区委员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赵克元、王洪俊、郭金奎、万学科、姜花刚。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姜德庆、单延岭、郭宗华、王德祥;农业社社长赵元科;生产大队长王洪俊、王德祥;革委会主任单延岭、王洪俊、郭金奎、巴一江、李元臣;生产大队长李元臣;管委会主任万学科;村委会主任万学科、赵洪生、郭宗昌、姜花刚。

  北楼村

  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西南14公里处,东距太平3公里,西靠马新河,北邻邵太路,南与南楼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积4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2013年3月,向正邦集团与青岛裕丰公司流转土地883亩。2015年全村74户,197人。

  1940年沾化县大楼村人宋克俊到此立村。1949年前,宋荣堂,崔荣义,袁天胜,刘振銮,宋立献,刘玉明等10余户陆续迁入此地。1942年1月,北楼村以进步知识青年路宝歧等自发组成民兵自卫团。解放后,以村为单位设民兵队。其中年龄在18—25周岁,政治条件好的,经党支部批准为基干民兵,其余为普通民兵。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实行军事化管理,设营、连、排、班,人民公社设营,生产大队设民兵连,生产设排,排下设班。民兵白天参加生产劳动,夜里负责巡逻放哨,执行治安任务。民兵干部每年参加一次军事训练。1981年北楼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实现全村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均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好。

   那些年代的事儿

  1958年,沾化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影响下,开始全民大跃进。农业生产出现了高指标,大搞浮夸风。北楼村也随形势搞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实行密植,虚报产量。这年北楼村的确获得大丰收,粮食成堆,棉花成垛,地瓜如山。各村来看,县里派人来参观,粮食、棉花也一车一车地向粮站送。引起了县里的重视,便在北楼村召开万人大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开大会这天,外村人敲锣打鼓扛着红旗,喊着向北楼村学习的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北楼村涌来。万人大会给北楼足够了面子。各位领导的表扬、官话完毕,就轮着北楼村介绍经验。介绍经验者,是北村小队长,北楼村青年突击队队长刘金志。他热爱集体,能吃苦耐劳,集体的事都跑到头里,是一个优秀的小队长。他把当时的形势看得很透。他听说,有些村能吹、能聊、能侃大山,就能赢得上级的表扬,实话实说就落个右倾,不但村里插黑旗,村干部还得挨整,过不了大跃进这一关。他要借讲经验之时好好吹一番。他在种麦子用麦种时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俺小队打谱每亩用麦种一麻袋,也就是300斤。原因是每粒种子上,长两粒麦粒就翻两番,何况一粒种子至少能长10多个麦粒,这样就会翻十几倍啊,那时,我们小队就卫星上天,早早进入共产主义啦。有些人听了不解,有人听了他的理论叫好。当他介绍今年种的地瓜大丰收的经验时,他说,俺小队今年种的地瓜亩产15000斤。你看这一棵就长了15斤。”他指了指桌上摆放的一堆地瓜。有一个外村干部实在听不下去了,就问:“你们村今年大丰收,有目共睹,分的粮食一定吃不了……”刘金志说:“那是,那是,粮食多了也不能光留着自己吃,剩下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吗!”那个干部又问他:“你家还有多少粮食?”刘金志一愣,马上又答:“不多了,还有6000余斤吧。”“那你领我到你家看看吧!”“欢迎!”刘金志说完跳下讲话台,闪入人群中,从此他在北楼村消失了。那个干部到刘金志家一看, 家徒四壁,粮、棉、油、盐四大皆空。后来听说,刘金志跑到了太原,经人介绍,到一家工厂当了工人。退休后,他又回到了北楼村安度晚年。刘金志2012年去年,享年76岁,葬于北楼村。

  北楼庄户戏演遍了太平乡

  北楼村庄户剧团始于1950年。虽然村不大,但人材济济。剧团的净末生旦丑各个行当齐全,文场、武场出类拔萃、舞台美术、灯光道具在太平一带也首屈一指。这个剧团兴盛之期在文化大革命前前后后,特别是宋秀岳从部队退伍回来加入了庄户剧团,使这个剧团更加红红火火。

  宋秀岳一家都是庄户剧团的热爱者、拥护者和参加者。宋秀岳的父亲宋荣堂、弟弟宋俊岳、宋崇岳人人对乐器拿得起,放得下。他们爷四人对二胡、板胡、坠琴、月琴、三弦、笙、管、笛、唢呐这些民族乐器样样精通。宋秀岳精通电,对无线电、扩音器样样拿手,他还会泥塑,在批判四人帮时,他塑的“四人帮”活灵活现。他在剧团既是主要乐手,又管灯光,还是导演之一,他是围着桌子转一圈的人。当时剧团的司鼓是宋光南,大锣是宋荣寿,大钹、小镲、手锣无固定人员。演员有张玉彬、张玉凤、闫光亭、韩玉宝、宋汝太、宋汝英、宋金荣、宋汝花、邱守德、张玉恒、李汉平、刘德胜、刘丙田、宋义兰等。他们演的剧目有《二虎子回家》《三世仇》《锁麟囊》《苏三起解》《李二嫂改嫁》等。由于北楼庄户剧团台风正,人员品位高,演技好很受当地群众欢迎。经常被外村请去演出。他们除去演遍了近村邻庄外,还到过义和庄、丁家集、中和堂演出,为各村的友谊搭起了桥梁,繁荣了农村群众文化。

  北楼剧团1977年解散。

  人物名录

  宋卫忠   1962年7月出生,河口区政协副主席,副处级。

  张新田  1964年出生,航空机械师,服役于北海舰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副师级。

  李邵民  济南一汽制造厂工作。

  宋卫华  1969年5月出生,河口区质监局局长,正科级。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宋岳南、宋汝方、宋汝怀、宋子春、李汉亮、宋成立、宋子亭。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宋来庆、宋礼先、李潘林;农业社社长宋岳南;生产大队长宋岳南、宋汝方;革委会主任宋汝怀;生产大队长宋岳南;管委会主任张玉彬;村委会主任张玉彬、宋同和、张玉彬、宋汝歧、张玉彬、宋同国、宋成立。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