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村

关键词:

  兴华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南10公里处,东邻丁家集村0.5公里,西靠义新路0.5公里,南与胜利村接壤1公里,北邻建设村1公里。全村耕地面积96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冬枣等农作物。

  2015年底,全村104户,294人。主要有刘、赵、韩、樊、张、王、岳、许、宫、董、尚等。其中,刘姓、赵姓、韩姓由沾化区迁入,樊姓由垦利区迁入,许姓由梁山迁入,董姓、刁姓、杨姓、孟姓由垦利、沾化、滨城等地迁入。

  兴华村最早的名称叫沾化坝

  20世纪初期,在这片新淤地上从内地到洼地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有能力的先民到此开垦这片“处女地”,手指为边划线为界,圈占大量土地,租给佃户,收取租子。没有能力的难民靠租地、讨饭或开荒种地养家糊口,日子过得那叫“清贫如洗”。

  1925年,沾化县沾城一个叫封泉的人士,算得上头脑灵活、精明强干,带领一家老少和部分乡民,来到黄河岸边安居下来。当时这里是一片野生的柳子,人们都叫柳子场。成片的柳子南到徐家坝(今双泉村),北到太平岭(今太平一二三村),后来被人们开垦成了耕地。封泉在此安营扎寨之后,选定高岗地处,四周筑起了围地大坝。大坝的作用是阻挡潮水(那个年代基本上年年都有海潮淹地发生),以防大风上潮淹没土地。另一个作用是作为土地的边界线,能分清自己所占有的土地面积。大坝以内的土地归自己所有,除部分土地自己耕种大豆、高粱以外,剩余部分租给其他佃户耕种,到秋后向佃户收取租子,韩宝田就是为封泉收取租子的成员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种地的佃户越聚越多,以圈地坝子为名,此地立村名就叫“沾化坝”了。跟封泉同一个年代,沾化县薛桥人士桥洪田、赵明贵来到沾化坝以西1公里处定居下来,居住地叫薛桥屋子。1930年左右,沾化县黄升店邓王庄人士张洪斌,来到沾化坝以北的地方,开荒种地,居住点叫邓王庄屋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国前夕这里遇到了一场罕见的大海啸(据沾化县志记载:1949年7月沿海地区刮起东北风,大海潮兴起,许多土地被海水淹没,人员牲畜损失惨重),把居民几十年辛辛苦苦改造的土地、修建的房屋糟蹋地荡然无存。死里逃生的封泉一家人等一气之下,收拾残局回了老家,再也没有回到曾经奋斗过的沾化东洼。

  到1958年,邓王庄屋子、薛桥屋子、沾化坝三个自然村落,合并成了一个大队,土地归集体所有,当年取“振兴中华”之意,把新成立的大队命名为兴华大队,随后,改称为兴华村至今。

  兴华大队的兴旺发达从地窨子编织起步

  建村初期,沾化坝周围有稀稀拉拉的种地屋子,人烟稀少、地力瘠薄,高的像山,洼的像湾,人们广种薄收、听天由命,不管你收成如何到秋后照样给“地主”交租子。地主收租子用的是斗(木制的上宽下窄量具),放给穷人的高利贷用小斗,收租子用的是大斗,一大一小克扣的租子就所剩无及了。虽然紧靠黄河故道,严重缺水的年头十有八九,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是到两公里以外的黄河滩挖坑取水,种植的农作物也是耐干旱耐荒碱的高梁、大豆。遇到灾荒年景全家人捡拾野糊或到收成好的地方要饭勉强度日。

  勤劳朴实的沾化坝人坚信: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终有见到阳光的时候。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从减租减息到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这个世界上最懂得知足的是农民,最感到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也是农民。三年生活特别困难时期过后,智慧的兴华村人开始发挥自己的自然地理优势和人勤地不懒的动力所能。1968年,太平采购站负责人陈秀芳瞅准了兴华村沟头路边种植的紫穗槐、绵柳和野生的荆条,鼓动村里发展起了条编、柳编产业,后来又增加了苇编项目,大人孩子都投入到编织行业中去。

  整劳力用镰刀削条子、劈条子,半劳力挑选、浸泡、剥皮。首先把削来的条子按照粗细长短分成几类,适合编织大件的用粗壮和长度大的条子,适合编织小件的用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条子,特殊粗的条子还要用专用刀具一劈为二或一劈为三;第二步是把挑选好的条子捆成小捆,浸泡在水里或用水湿透,保持条子的湿度和柔韧度,有利于编织速度快、质量好;第三步是把浸泡好的条子放进地窨子里,以保证剩余的条子少失水分,达到编织材料的长期使用。地窨子的建造是按照人员多少的需求,选出空闲地段挖出半上半下的地窖,用木料和秫秸搭上顶子,再用泥土或塑料布封好,以防漏雨和大风刮走。地窨子的优点是保湿、保温、冬暖夏凉,编织人员干活舒适,条子不容易发干发脆变质,缺点是非常潮湿,编织人员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容易得关节炎。

  兴华村当时各种编织条件都具备了,就是缺少技术人员。编织行业负责人宫怀德,安排社员张庆禄、张青月备足干粮,边走边打听,步行200华里,来到阳信县、无棣县周边村庄,拜当地的编织行家里手为师,用他们的真诚和学手艺的决心打动了赵师傅和王师傅,最终把这两位师傅请回了家。大队里由张庆禄、赵忠生全权负责,社员袁吉山、王琪柱、田树林、孟德福分别是业务骨干,其他社员临时抽调帮忙。

  在赵师傅、王师傅的手把手传、帮、带下,不几天一支分工明确、业务熟练的编织队伍正式开始操练了起来。他们用绵柳按照客户要求尺寸,编织比较精致的挎篮、菜蓝和水果篮,编织簸箩、簸箕;用荆条、紫穗槐条子,按照不同用途编织鱼筐、抬筐、粪篓、粪趜、大车粪档、粮食囤等。把精致小件送到太平采购站销售,把适合农村用的大件运到集市上去卖,或批发给小商小贩。后来随着编织技术的不断进步,紧跟市场需求,利用当地生产的芦苇,编织成家家户户炕上需要的苇席,农户盖房用的苇八(就是用苇子编织成八字形苇箔),养蚕用的蚕床和挂在门口档苍蝇蚊子的苇帘。

  兴华村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艺不压人。社员们自从有了这门编织手艺,在20世纪整整的30年里,就是靠着这貌似不起眼的编织技术为村集体和社员群众,赚回了生产自给自足、家家户户生活有着落,房屋破旧的农户盖上了新房,光棍汉找上了称心如意的媳妇,小日子都过得滋润舒服。随着世代更替,农机具、家庭用具的不断更新换代,编织产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金属的、美观的日用品所替代,兴华村这项编织事业一直持续到2000年,才算结束。

  工副业项目根深叶茂,长盛不衰

  1961年,村民张友先、刘长喜发起成立了木工组,利用房前屋后、沟渠路边种植的榆树、柳树、槐树,自制桌椅板凳等家具,打制耠子耧耙等农具,制作大车小车地排车等运输工具,村民建房的樑檩、生活中用的木制零碎等,都不用出去购买。后来社员田树林、樊金忠、赵忠生这门木工手艺持续到改革开放,其中赵忠生到现在还把木工手艺延伸到畜牧养殖行业和水产行业,已经成了他的看家本领。也是在1961年社员胡炳仁、李殿青办起了烘炉,成立了铁匠铺,打制生活用的菜刀、锄、镰、锨,打制耠子铲头、耙齿等铁制品,打造车用铁箍、马掌等。1964年开始又新上了挂马掌业务,走街串巷或赶大集给骡马驴挂铁掌,靠这门手艺,他们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农民种地用上了机械化,骡马逐步减少,他们才转行干了其他行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70年代,兴华大队展开了植桑养蚕运动,沟边渠边种植了蓖麻,叶子用来养蚕,蓖麻籽卖给采购站换钱。在技术员李金河、宫兰云的倡导下,栽植了40亩桑树,开始养起了桑蚕。桑蚕比麻籽蚕生长快、产茧量高,于是又实行桑树与小麦、玉米间作300多亩,养蚕事业达到了顶峰。幼蚕出壳后采食嫩叶,人们用剪刀把桑叶剪碎均匀地洒在蚕床上。蚕宝宝脱几层皮以后,大量进食桑叶,社员们早晨起来到桑树地里集中采桑叶,回来后有专人均匀撒到蚕床上,蚕宝宝齐刷刷地顺桑叶一边一口一口地吞食,这个时候只听到刷刷地蚕吃桑叶的声音。足龄后的蚕宝宝,全身透明透亮已经熟透,把它捡拾到蚕室里准备做茧,几天后蚕宝宝作茧自缚雪白椭圆型蚕茧就要成功,蚕宝宝也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把自己变成了蚕蛹生育下一代,留给人们的是价值连城的蚕茧,不由地让人们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当年兴华村社员刘青山、田成兰、樊如花、宫怀芝都是当时的养蚕能手。

  兴华这方水土人杰地灵,人们善于接受新型科技事物。自1971年开始,发挥自己背靠黄河故道的自然地理优势,每年都要种植1200亩花生、100多亩地瓜,还实验种植了芍药牡丹和20亩油莎豆。村民刘青山发展起了苗木种植园50亩,柽柳苗木、榆树苗木和盐松苗木长势喜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村民宫怀森的30亩白腊、榆树、柳树苗木和张宝营、刘梅泉的苗木都是绿意盎然的发展态势。兴华村的养殖业同样是猪羊满圈、六畜兴旺。大集体时期大队里置办了两套骡马车,尚明云、张怀吉、王琪华都是赶马车的车把式,负责农作物、粮食、土杂肥的运输,也搞集体作物的长途贩运,为大队换取资金收入,增加公共积累。封曰仁、胡增奎负责为大队放羊,一鞭绵羊就有50—60只;赵中杰、宫玉成负责大队开机磨坊;各家各户都养殖青山羊,最多的时候达到300多只,小山羊卖给太平采购站换取零花钱,填补家用。在1974年大队里就由刘梅祥、刘洪文负责,发展了养貂产业,由当时的30只水貂发展到100多只种兽,1980年分到小队养殖,1983年又合并到大队养殖,至1984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养殖水貂产业下马。2005年以后,刘梅祥又带领养殖户重操旧业,借助市人大包村组的力量,在村东建起了养殖小区,把特种动物养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有10户农户搬进了小区,集中从事貂狐貉特色动物养殖。村民袁和平、宫怀森瞅准时机建起养猪设施,从事阶段性养猪事业,生猪存栏量高峰时达到了100多头。

  聪明的兴华村人不仅在土地上占有优势,而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年青一代更是技高一筹。村民张宝军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抢占市场高地,学习了大型机械修理这个行业,自2014年选择在义和镇王集这个交通要道,自立门户开办了大推修理门头,以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赢得了客户好评;村民王琪路自2010年同妻子一起搞起了房屋刮瓷、吊顶、铺砖等室内装饰,靠自己的灵巧手艺和辛勤劳作赚取富足,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民许登山、许修春分别搞起了推土机实施土方工程和船舶运输,彰显自己的能力优势,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村民张宝华、刘福信、刘梅泉选择有利地段搞起了煤炭经营,兼营箱货运输,成立煤炭公司,各自发挥着聪明才智,跻身于新型农民的行列。进入21世纪以来,有这些带头人的拉动,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村民购买了汽车、电脑、空调、手机、洗衣机、冰箱、液晶彩电,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用上了自来水。2009年,全村有80%以上的户住上砖瓦房,电视机、电冰箱拥有率达98%以上,农用三轮车,电动车几乎每人一辆,电脑普及率达40%以上,村民生活明显改善。有些村民率先进城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大养七猪”的故事

  每次从农贸市场路过,看到丰富多彩的农副产品时总是想到20世纪70年代物资紧缺的年月,特别是看到猪肉摊的大哥大姐着急卖肉的样子,就想起了有关养猪的那一段往事。

  那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某些程度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却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对高级副食品的需求,其中猪肉的需求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肉票成为了众多票证之王,往往是有票无货,人们想吃上猪肉难之又难。为了改善供给,伟大领袖发出了“大养其猪”的最高指示。一时间,全国的电台广播反复播送。那时候,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家家户户有广播小喇叭,生产大队也有大喇叭,能让家喻户晓并不是吹牛。再说了,如果哪句话听不明白,到时候说错了,就会招来灭顶之灾,轻则游街批斗,重则关进监牢,还要再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真的不是吓唬人,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所以,听好最高指示,不但是要求进步的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上至拄拐棍的,下至刚懂事的,全国人民一起学习最高指示的高潮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

  村里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身体特好,耳聪目明,贫苦出身,对领袖有着很深的感情,曾经多次在学习最高指示的讲用会上发言,给大家伙儿宣讲学习体会。可是这一次却使他陷入了迷茫之中,认真听,反复听,就是听不明白,还不好意思问,再说了,问谁呢,平时,都是别人问他,自己都说不明白,谁能说明白呢。越是不明白,就越想弄明白,这一次的最高指示就四个字,咋这么深奥呢?

  猛然间,老人想起来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不就是那几个老师吗,来到老师家,悄悄地问老师:“毛主席让我们大养七猪好,可是现在猪肉这么缺,为什么不让我们养八头,九头,十头呢?”这位老师想了想风趣地说:“领袖非常关心群众,现在连人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东西喂那么多猪呢。”大爷听了之后,唉了一声,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领袖考虑问题全面,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过了一阵子,这位老师又说:“老大爷,大养其猪并不是七头,而是无数头猪!”老大爷沉思片刻这才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满意地回了家。

  “二地主” 韩宝田

  解放之前,沾化坝这片土地是一个大地主占有,可是大地主没有大事一般不到这里来,卖苦力的人们很少有人认识大地主。韩宝田就不一样了,他是这片土地的总管家,所有佃户大事小事都跟韩管家打交道,他负责替大地主收租子、放高利贷、外租土地、处理佃户之间的纠纷等,时间久了人们不称他的官职、也不叫他的名字,就直接叫他“二地主”了。后来二地主向大地主租入大量土地,自己不劳动,转租于他人,收取地租,生活状况明显超过了普通的佃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二地主”韩宝田受到了红卫兵的批斗,后来落实政策得以平反。

  编筐艺人“赵忠生”

  在沾化洼老百姓把箩筐叫篮子,长形的叫粪筐,圆形的叫抬筐,带系的叫粪篮子,圆筒形(尖底)的叫粪趜子,圆筒高邦平底的叫粮食囤。在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这些用途各异手工编织的箩筐,它是农户人家的主要劳动和生活工具之一。担土、垫圈、拾粪、送粪、下菜窖取土豆、胡萝卜等,都离不开它们。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生活与劳动方式的改变,眼下编织的箩筐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为了留住即将逝去的编箩筐技艺,我们终于在条编、柳编、苇编专业村兴华村找到了编箩筐的艺人赵忠生。老赵今年64岁,22岁开始与父辈一起编箩筐,40余年的编织技艺,在当地名声响亮。可遗憾的是,箩筐市场多年滞销,几乎无人问津,人们已多年不干这项营生了。在该村目前只剩下老赵等几人会编织了,年轻人续不上来。每当说起此事,老赵面容惆怅,真不愿意让编箩筐这门技艺失去传人,最终消失。

  据老赵介绍,在当地编箩筐多用于地里长的荆条子,上地割条子时一并要砍上系子。系子也得选择比较耐实的粗条,割回条子后要用镰刀把条子打扫干净(也叫刻条子),然后就可以编箩筐了。在编的时候,先打底,底是圆的,打底选用最好、最耐、最长的条子,因为箩筐最费的是底,打好底就把条子弯起来撑住,这时就能编了。编的时候,先用粗条子,后用细条子,一圈儿一圈儿地往上编,会编的人动作很麻利,速度也快。扭檐子是编箩筐中的细活儿也是难活儿,一般人只会编不会扭檐子。扭檐子用3把条子,一把压一把,边扭边系,象是扭麻花,到最后扭完了也系完了。再用剪刀把箩头里外的毛梢子剪掉,一只紧蛋蛋、圆卜卜的箩筐就算成功了。其他的筐和编织品的编织工序大同小异。

         

  冬枣专业户“赵忠明

  赵忠明的基本简介

  2005年兴华村建起了标准化冬枣园。冬枣树从栽植到管理都有技术员跟踪指导。一天上午,在兴华村标准化冬枣示范园里,围了不少的群众,近前一瞅,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蹲在树下,手拿刀具比画着,嘴里还说个不停:“冬枣树‘桥接’技术,就是在开痂后,痂口不愈合,利用比较旺的冬枣枝自然弓型,进行搭桥嫁接,迅速疏通上下养分和水分,达到枣树伤口愈合速度快,枣树不早衰、不旺长的目的。这样以来,冬枣产量可增加20%,果品质量普遍提高两个档次。”冬枣技术员王旭彬接过话茬:“这是兴华村冬枣专业户赵忠明创造的新技术,他种了5亩多冬枣树,连续3年发了冬枣财,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

  据村党支书记刘梅祥介绍:“赵忠明利用从书本上学来的冬枣栽植、科学施肥、各环节的科学管理技术,把5亩多冬枣园作为试验田,早起晚归,比别人多下一分力气,在冬枣园里除施足土杂肥、牛粪和麻籽饼之外,又把握准确时机,喷施农药,把病虫害消灭在萌动时期。他联合起村里的10个冬枣户,到沾化下洼考察市场,坚定了做活冬枣文章、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信心。投资1.5万元,新上了冬枣气调库,成立了冬枣技术协会。

  几年来,赵忠明的冬枣产量、质量、价格在全村都拿第一。全村推广了他创造的“桥接”技术后,建成了300亩的标准化冬枣示范基地,所生产的冬枣口感好、色泽鲜、肉厚皮薄,深受外地客户青睐。”

  群众的贴心人“刘梅祥”

  刘梅祥是兴华村的第  任党支部书记。他上任以来,带领党员们重新对每家每户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村情、全面掌握民意、深入群众谈心、透视村民意愿,很快就成为全村老百姓的贴心人。

  在与党员群众制定长、中、短期发展规划的同时,他考察了10余项致富奔小康项目,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先后发展特色养殖户6户,畜牧综合养殖户49户,特色农业种植专业户达60%以上。

  他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在全体村民中传为佳话。在2004年夏季,村民樊如民、田成功、刘金玉、宫玉合等农户,都盖起了新瓦房。在建房期间,刘书记可没少操心,帮着规划设计建房标准,操持着运送砂石料,在“稳梁架柱”的关键时刻,他都是带上2箱酒,来到农户家里共同庆贺一番,增进了党员与村民的感情、融洽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在雨季,78岁老人周恩元和76岁老人孟令明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遇到大风大雨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又是刘书记召集党员群众帮他们搬到了安全地方,虽然在大雨中他们的房子被雨水冲倒了,但是老人们却平安无事安然无恙。老人们和他们的亲属逢人就夸: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好,社会主义制度好啊!

  2005年春季,在市人大机关包村组帮扶下,投资65万元,为兴华村修建村内街道柏油路2048米,排水沟1800米,把整个村庄划成了三纵两横的棋盘式新农村。又先后投资8000元和3000元,购进冬枣树苗4000株,对全村350亩冬枣园进行补植,扎制篱笆墙400米,打出了全东营市村级绿色冬枣基地的品牌。同时,投资4万元,建成900平方米冬枣交易市场。兴华村有冬枣户68户,全村350亩冬枣园,进入盛果期的220亩,年产冬枣18万斤,枣农增收90万元。其中枣农赵忠明、刘青山等10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投资3.5万元,安装沼气池70套,村民赵忠杰、谢春林、王其柱、孟德富等70户都用上了沼气做饭、烧水、照明,并且进行了“一池三改”,改变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利用“沼液”喷洒在冬枣、棉花等农作物上,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沼渣”作为优质农家肥,追施在农作物上,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每年每户可节约资金2000元,增加收入4000元。

  兴华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刘梅祥召集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共谋发展大计。他心系百姓,把扶贫济困放在头等位置,拿出7000元资金对26名70岁以上老人、15户特困户、5个贫困生进行资助,让这部分弱势群体过上正常生活。又投入资金3.7万元,协调市、区广电局为全村72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村民们在劳动之余看上了50套精彩节目,学到了科学知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群众进行科技、法律、卫生、计生等项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兴华村规划建设的占地30亩的畜牧小区,已经投入使用,6个养殖户搬进了养殖小区。小区内开挖20亩的水库,修建了8个养殖单元,总投资115万元。这8个单元承包到农户中,可存栏水貂、狐狸、貉2万只,农民增收300万元。刘梅祥带领党支部一班人规划的蓝图是:利用两年时间兴华村建成特色养殖专业村;畜牧小区命名为残疾人扶贫基地。

  2007年,参与市级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村里建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方便了群众学文化、学知识,文化广场建立后,安装了体育器材 。

  人物名录

  宫兰河  1926年8月出生,1944年入伍,渤海军区四分区司令部战士,1945年惠桥战斗中牺牲。

  刘长兴  1926年8月出生,1942年入伍,中共党员,1951年牺牲于朝鲜战场,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战士。

  张庆乐  1947年10月出生,196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1972年10月参加工作,担任陕西省西安市京西公司党组书记。

  谢林  1948年10月出生,1969年11月入伍,196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转业到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担任组织科科长,后担任油田职工医院党委书记(副处级)。

  赵忠河  1966年10月出生,1987年3月参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胜利油田海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新瑛(女)  1973年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200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河口区工商联秘书长。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

  张庆月、刘洪志、刘梅祥。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刘品一、王加山、芦风彩、刘长顺;农业社社长苏少堂;生产大队长张洪吉、宫怀德;革委会主任许传良、张庆月、张庆禄、刘长喜、刘洪岐;生产大队长张庆禄、王其柱;管委会主任王志民;村委会主任王志民、刘梅祥、岳金峰。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