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李村

关键词:

  北李村位于新户镇政府3公里处,南与九顷相连,东与东风为邻,北靠生态河,西与杏行、双合相接,全村土地约1万亩,其中耕地约3000亩,滩涂约7000亩。全村220户,655人。

  “母亲之河、生命之光、中华血脉、炎黄乳浆。”滔滔黄河孕育万里,在这里与渤海交融相汇,孕育出广袤、肥沃的新生之地。那时黄河流过处虽是荆棘丛生、广袤荒凉,但却是勤劳的拓荒者的天堂。上世纪初,大量的拓荒者延黄河而下,落居于此。民国十二年(1923年)郓城县李集的李建邦为躲避灾荒,携全家九口人,从郓城坐船沿黄河而下,在四合门(今新户镇驻地——太平)下船,先是租种郭家的土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后,选址落脚,开荒种地,建造房屋。投亲访友的拓荒者陆续到此,在李建邦的帮助下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小村落。人称“李建邦屋子”,又称”李家屋子”。与此同时,村南部的几户人家,因韩万宝最早居住,称为”韩万宝屋子”;1943年,两个自然村形成一个行政村,因相望于南李屋子,在村庄命名北李村。北李村1941年成立村公所,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合作社,村民将土改后拥有的土地、牲畜及生产工具“入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北李村改为北李生产大队,下设8个生产小队,后来合并为东西南北四个生产小组。文革期间,北李大队更名为“东升大队”,寓意为“东方升起,力压西方”。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后,恢复北李村名称。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这是对北李姓氏最恰当的形容。北李村是一个移民村庄,姓氏繁多。既有人口众多的大姓氏,也有人口较少的小姓氏,他们来自各地,庄乡兄弟,共同劳作,亲切无比。主要有(按百家姓排列)赵、孙、李、王、张、陈、杨、高、刘、范、戚、马、包、梁、宋、崔、苏、秦、邵、党等;其中现在人口较多的李姓、范姓、杨姓、张姓、戚姓等分别由梁山、郓城、范县等鲁西南及周边地区迁入。

  经济发展回顾

  建村初期,北李村生产条件极差,黄河时不时泛滥,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以生长期较短、耐旱涝的小杂粮为主,有绿豆、白豆、玉米、红薯等;逃荒到此缺少生产工具和牲畜,农业生产全靠一双手,一副镐;缺少固定的饮水水源,都是靠挖水坑蓄水取水,遇到春旱时,只能在坑中刮泥汤;没有房屋,住地屋子,靠天吃饭,吃糠咽菜,温饱毫无保障。

  困难条件不是贫困的理由,只要自己动手就能丰衣足食。没有好的生产条件,北李人就创造生产条件,他们广泛开荒,兴修水利,选择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作物,确保家人填饱肚子。随着财富和生产条件的不断积累,他们购买牲畜,开始搞运输、建磨坊和油坊,开展经营活动。人们生活不断提升,有的村民还盖起了房屋,建起了大院。

  解放后,成立互助组,三年后成立了人民公社。生产力不断提高,但由于受1955年、1960年“大锅饭”的弊端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村民生活十分拮据,但是大家偷偷种植地瓜、萝卜等作物,确保了村民没有一个因饥饿而死亡。1962年,北李村生产六队开始运用毛驴车为新户供销社沾化县物资站运送村民苜蓿草、鸡蛋等物品。1963年、1964年,二队办起了油坊,四队开设了香油坊等等,一些手工作坊和经营产业相继出现,人民生活逐步好转。同时,一些村民利用黄河淤积的沙土地开始种植西瓜,当年就取得了好的收益,远销到天津、河北等地。从此北李大西瓜享誉周边地区,西瓜种植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李村家家户户种植西瓜,丰收时来自天津、河北、济南等地的客商云集。发展面积最大时500多亩,最大的西瓜60多斤,有黄瓤瓜、有红瓤瓜、还有白子白瓤白皮的三白瓜等,品种多样口味各异。时隔多年,还有许多人询问北李大西瓜。

  约在20世纪70年左右,北李村四、五、六、七四个生产队,建有小型窑厂,生产了5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主要销往923厂(现河口采油厂),当时运输工具为人力推车。1974年北李村开始植桑养蚕,并成立了林业队,种植桑树40余亩,产品主要销往供销社采购站。在1978年、1979年北李村大队建成了瓦厂,从兴和聘请朱清连为老师,产品主要销往当地,三年后由李明亮、张进合承包经营,两年后解散。1981年、1982年分产到户,1982年瓦厂倒闭,1983年村内通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个体制冲击了原来大小对的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工具分配到户,村办企业解体,原来的统一生产模式随之消失,一些村民开始积极探索与开拓,(探索的新模式、建立的企业等),第二产业蓬勃发展。

  1995年北李村开始种植金丝枣,实行枣粮间作。杨凤来、林园荣夫妇在区乡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通过嫁接改良枣树品种,引进发展冬枣苗木。1999年在区乡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全村开始发展冬枣,共栽植冬枣树一千余亩,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截至目前,在家的村民中已出现了服装、保健品、副食、餐饮、海产购销、车辆运输、家禽养殖、建筑等多个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已达400余人,从单一的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到第二第三产业起头并进的良好局面,这都是勤劳智慧的北李人一代代不懈努力的结果。

  八路军后勤医院驻扎地

  抗战时期,这里地广人稀,芦苇丛生,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极易隐蔽,野菜和中药材居多,所以这里成了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后方。

  1943年,八路军为了便于隐蔽伤员,动员当地老百姓在这里开挖了数10个地屋子(先挖土成洞,再用泥巴砌墙圈顶,搭上芦苇,洞内铺上苇叶),建立后勤医院,当时住有伤员120多人,院长是李耕升。后来随着后方的不断稳定,当地老百姓又帮医院建起北屋四间、西屋四间,并接李建邦大院后墙成四合院,以此作为医院的手术室和药房。

  据悉,八路军来到这里后,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自1944年,八路军开展群众性“倒地运动”和减租减息活动,广大贫苦农民从地主手中原价倒回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当时最得人心的一件大事。老百姓有了自己的粮食、房屋、牲畜,发展了地方党组织和农会,群众积极参军参战,主动侦察敌情,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茶、送饭、做军鞋、抬担架、护理伤病员。很多群众主动把自己家腾出来让八路军居住,根据地军民团结如一家,鱼水情深,上演了很多可歌可泣感动人心的故事。

  据当地老人回忆,八路军后方医院的伙房里,经常有老百姓家的孩子来这里吃饭。村里李明举老人回忆,当时医院住房紧张,有些伤员和随军家属就住在他爷爷家(李建邦)。其中李耕升院长的妻子住在他家的东屋里,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叫海燕,儿子叫小元。与李明举老人年龄相仿,一起玩耍的岁月至今让老人记忆犹新。可惜的是,后来,李耕升院长的妻子在李家难产而死,就埋在北李村东,遗骨建国后被迁回原籍。

  在八路军后方医院,当时分别住着轻、重伤病员和院部医护人员。无法满足需要时,很多伤员都被分散住在当地群众家里。当时最多时住有120多名伤员,地屋子条件十分简陋,伤病员都直接睡在草铺上。平时,民兵和儿童团手持红缨枪在村子的周围站岗放哨,村内战士们练习刺杀、队列,伤病员则拄着拐杖倚靠在墙边津津有味的观看。晚上,病房照明用的油灯、群众自制纸糊的风灯、做手术时用来照明的马灯把整个村子映照得异常热闹和温馨。到了农闲的时候,群众则三五成群结伴为八路军采草药挖野菜,为伤病员熬药,为八路军纺线织布……

  李耕升院长利用紧张间隙经常带领八路军战士给群众担粪、锄地、收割庄稼;轻伤员为群众纺花织布;医院免费为群众治病,1945年春正逢饥荒,当地群众宁肯挖野菜,纷纷将细粮捐给医院;每次打仗,群众积极参与抬伤员。

  在医院搬离北李村时,军民依依难舍,洒泪而别。医院总部先迁至老鸹嘴(今老鸦村)、后又到沾化黄升名为山东军区后勤第四医院。解放战争时期,医院一路向南直到解放南京,并入南京军区航空医院。村里的(李)一路跟随医院到黄升后,因病退伍。当时,由于缺医少药许多战士伤重牺牲,并埋在村北面,人们称之为八路军坟,目前烈士遗骨已经安放至河口区烈士陵园。

  享誉天津卫的北李大西瓜

  西瓜二月下种,七八月份成熟,颜色是青绿色,又大又圆,皮上有的有纹络,瓜瓤有白有红,子有黄红黑白。其味有甘、淡酸之别,酸者为下品。李时珍的记录,颇为详实。西瓜生长,需要雨量较少、日照充足的环境。南方西瓜,可能是因为水气大而不甜。北李西瓜在发育成长期,恰恰处于气候干燥少雨期,所以其糖度高,味道格外美。 当代的农业专家对此有过研究、分析:西瓜性喜阳光及偏沙土地,需要雨量较少、日照充足的环境。北李村地处华北平原,历史上由于黄河击,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壤土,粒细层深,质地松散,易于派水,这种自然环境十分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北李村的西瓜在发育期时,正处于气候干燥少雨期,所以其口感上佳,爽甜脆嫩。因此,北李西瓜素享盛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李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从鲁西南地区逃荒至此范春田和刘继亭有种植的经验和技术,开始在本村开始尝试种植西瓜。结果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西瓜椭圆若枕,两端微锐,表面不平,皮色清淡如水,斑纹如蝌蚪行书。刀落瓜开,瓤色嫩黄如真金,籽粒饱满如丹珠,外皮翠绿如碧玉,三色相映,清心爽目,启口品尝,甜入肺腑。第一次卖瓜,范春田就在集市上碰到了天津来的客商,客商见西瓜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尝了尝皮薄瓤甜,遂就包了整园的西瓜。天津客商让他只选择七成熟的瓜,在郭家局子(郭局)装船运往天津。在经过两天的时间,船上岸瓜熟透。从此北李大西瓜一炮打响。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还大量种植西瓜,销往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成为北李人诚实守信、勤劳朴实的名片。但是,随着九十年代风暴潮的入侵,土地盐碱化严重,北李大西瓜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立村人李建邦及其家人轶事

  据村里李明举、梁守礼两位老人回忆,北李村立村人叫李建邦,所以此村开始又叫李建邦屋子。

  李建邦是李明举老人的祖父,通过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作者基本对李建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一生在黄河新淤地上也算是比较传奇的一生,此人一生为善,在周围方圆几十里是有名的。

  李建邦祖籍山东郓城第五区李集村人,祖上还算殷实,再加上他本人精明能干,虽在战乱年代,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李建邦本人善交朋友,经常对于落难之人仗义相助,深得民心,被当地政府(国民政府)委任为第五区负责社会治安的区长。旧时,战火连年,遭殃的是老百姓,家徒四壁,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无计可施,要么卖儿卖女,要么到处逃荒乞讨,要么偷盗抢劫,都是生活所迫。李建邦非常同情穷人,经常施饭施钱于要饭的人,有时手下的人逮到偷盗的人送到他面前,一看是一些衣衫褴褛的穷人,他也会塞几个钱偷偷地把人放了。

  给穷人施舍多了,自己的家庭也就败落下来,本来家庭人口就多,后来又陆续生了八个子女,经济更加拮据起来。李建邦只好卖地救急,换些钱来聊以度日,再加上民不聊生,李建邦厌倦了官场世道,心灰意冷。他听出外逃荒的人说黄河新淤地“利津洼”地多地肥,为了给全家人求个活路,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家产,准备远离故土外出逃荒。

  李建邦在黄河岸边买了一条木船,夫妻两人于是带着孩子们准备登船,顺黄河而下。周围九家要好的穷苦乡邻央求也要一同外出逃荒,李建邦不忍,知道留下来也没有活路,不如一起出去闯荡一番,彼此也有一个照应,说不定就能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可是,交通工具受限,一条船怎么能载得下十家人,李建邦只好拿出自己的积蓄和盘缠,东拼西凑,想方设法又弄来三条船。这样,十家人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顺黄河而下,沿途备受艰辛,船队终于达到目的地四合门码头(现太平南李村南)。

  百废待兴,安家立业为先。初到此地,李建邦首先选址建村。他出资寻得一位远近有名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在周围寻了几天,最后站在一块地上面,告诉李建邦就在此地建村,问及原因,风水先生笑而不答,信誓旦旦地告诉:“信,你就在此处立村,日后自有它显现的时候。不信,你可以自己选地,我分文不取。”李建邦深信不疑,随掘地为屋(地屋子或地窝子),立此地为村,随后其名为“李建邦屋子”。果然,在1937年大海潮时,漫天汹涌的潮水卷地而来,村北不远处的十几个小村瞬间被海水冲得无影无踪。当海水漫到村北200米处停止,再不前行。随后,据北李村范书记介绍:北李村现在位置仅比周围就高1米多。

  来时,这儿虽然土地广袤无垠,但大部分被沾化和利津的大地主圈占,只剩下一些边角地、高岗地和落荒地。李建邦没有灰心,带领乡邻从郭姓地主家代管租地的人(相当于现在的中介)手中租了80多亩熟地,种了两年,以收成代租子。他们边种地边开垦那些难开垦芦苇丛生的边角地,随着岁月的发展,村里的人地也多了起来,生活水平也好了起来。后来,又陆续迁来30多户人家。

  人物简介

  贺苏勤  1921年出生,1945年入伍,华野33军97师战士。1949年失踪。1981年8月30日被追认为烈士。

  李明新 1927年生,1945年入伍,华野33军97师战士,跟随部队转战南北,转地方后在青岛海关工作,退休时享受正处级待遇。2008年因病去世。

  李兆新  河口区物价局副局长。

  刘建峰  河口区机要局局长。

  王吉成  1960年7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历任太平乡供销社会计股长、太平乡政府文书、河口区财政局住房资金管理处副主任、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河口区管理部主任(副科级)等职。

  王吉福  1969年9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历任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通讯站站长、电器部主任室主任(副科级)等职。   

  林元荣(女)  1957年出生,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山东省科技女状元”“齐鲁百佳环保女性”“山东省‘双学双比’女能手”“东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十大科技女状元’”市区“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赵学海  从沾化冯家迁到北李村,传说脚心有三根毛,是飞毛腿,去济南办事一天一个来回,两头不见太阳,可与《水浒传》中日行八百里的戴宗相比。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张忠林、杨成福、张义发、杨遵海、缪金学(挂职)、范乃福、王金刚(挂职)、张进程。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邢振法、赵存修、杨灵得、崔永元、张忠祥。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