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村

关键词:

  三义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由姜家屋子、东吕、大湾三个自然村组成,北邻滨海大道,南与北台子、太平村接壤,东邻马新河,西与永合接壤。土地总面积2080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土质属红粘性、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高梁、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15年,全村122户,342人。主要有王、梁、霍、周、赵、崔、陈、张等姓氏。其中,王姓由沾化县和无棣县迁入,梁姓由沾化县迁入,霍姓由沾化县迁入,周姓由垦利县迁入,赵姓由郓城县迁入,崔姓由河南濮阳县迁入,陈姓主要来自河北,张姓主要由垦利县和沾化县迁入。

  三义村由三个小村合并而成

  1933年,郓城姜怀进扶老携幼来此居住,人称姜家屋子。同年,利津县大清户人张长顺逃荒来到这里,在姜家屋子附近定居下来,人称大老张屋子。1947年已有几户人家居住的大老张屋子划归永合,改称东闾,简称东吕。1935年,沾化县富国镇王玉山迁此居住,因其宅前有一处大湾,故称大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将姜家屋子、东吕、大湾三个自然村合并建成一个大队,取嘉言“三义”命名,并延用至今。

  1981年秋至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户,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4年,河口区正式成立,该村随乡划归河口区。1992年河口区对辖区内的村庄名字进行重新确认,三义村仍然以“三义”命名。

  不断转型,不断发展

  1997年,三义村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水旱灾害,玉米、大豆、棉花几乎颗粒无收,并受到大风暴潮袭击,损失严重。通过这次教训,村民认识到必须对本村的土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对水利设施、盐碱土地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经过国家开发和村民的努力,终于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状况,大部分低产田、撂荒地都被开发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

  该村土地红粘土较多,渗水性能较强,抗涝性能好。经多年的水利工程开发,土地已被整平,沟渠路已配套,基本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优质高产稳产田。为改善水浇条件,2002年该村投资1.2万元与友谊、太平、西村联合开挖了从四顷二至大湾前的二级引水沟。根据本村实际,村两委发动群众种植冬枣、棉花。全村棉花种植面积700亩,冬枣种植面积100多亩。

  该村积极响应乡政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号召,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截至2015年,全村有养鸡户12户,肉鸡存栏24000只;养猪户2户,猪存栏量50头;狐狸、貂等特色养殖户6户,共养殖狐狸3000只,貂2000只。

  该村先后成立了三个私营企业——新户第一、第二、第三玻璃钢厂。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了大型耐酸碱容器的衬里工程业务,其工程队南下济南 ,北上天津,上门服务,以其速度快、质量优而享誉南北。第一玻璃钢厂建于1986年春,后因法人张福林迁回原籍于1998年解体;第二玻璃钢厂建于1989年,因法人黄绍东迁淄博市张店区,厂子也随之迁走,现仍有部分村民在第二玻璃钢厂打工;第三玻璃钢厂组建于1990年,于1995年停产,法人为隋建平。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土地效益较低,大批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到2011年,全村共有个体工商业户9户,从业人数15人,主要从事农资、服装、食品、防水等服务行业。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45人,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行业。

  露天电影的记忆

  在村民张明华儿时的记忆里,晚上能有一场电影可看,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兴奋、惬意、舒爽!

  放映员可是村里的贵客,到放映电影的这一天,吃过午饭,村里会派一个好的车把式赶着村里最好的马车,到镇里去接放映员和放映设备。等傍晚接到队部的时候,早就有了一大群孩子左簇右拥地跟在车子两旁,不用招呼,自然争抢着卸行李。

  那时候村里没有电,只有靠人力或机器发电。六十年看电影是一靠人力发电,用一辆自行车改装一下带动发电机,村里找来几个壮劳力,轮流蹬,一场电影过后,个个累得大汗淋漓,但是边看电影边蹬,倒也兴奋自豪。后来到了七十年代,改为汽油机发电,这样不用人们蹬车子发电了,人们自然舒舒适适地享受一场电影盛宴了。

  天一擦黑,大人便拿着大大小小的板凳领着孩子们来到大队临时放映地。大队那两根常年高耸着的木头杆上早已挂起了一块镶着黑边的白色幕布,距离幕布约有八九米的空地上,一张桌子端端正正地摆在地上,桌子上放着一部放映机,一个不大的电灯明晃晃地高悬着,放映员正忙着倒片子,检查放映机。几个大人和好奇的孩子们围在周围,有问放映影片名字的,有和放映员唠嗑的,更有性急的催促着赶快放片子的。常年奔走于乡村的放映员早已和村民们如一家人般亲近,而对电影的喜爱,使得他们在村民们心中更占有足够高的地位。

  忙了一整天的乡亲们扫落满身的尘土和疲惫,在耐心的等待中准备享用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嘴里叼着烟杆儿足足有一尺多长的大烟锅,眯缝着双眼有滋有味地品味着“小兰花”(旱烟的别称)特有的味道,那有些干扁的两腮帮子有节奏地一扁一鼓地动着,嘴里发出“吧嗒吧嗒”和“咝——咝——”的声音,不时还和老伙计们谈论着什么。年轻的小媳妇们凑在一块窃窃私语,不时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带孩子的婆姨们则在和别人说笑的同时,视线却停留在年岁尚小的孩子身上,时而也会责骂不听话的到处乱跑的大孩儿。对于那些青春萌动的尚未成家立业的年青人来说,看电影是最好的约会和表白的时机,他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人堆后面,女孩儿的羞涩,男孩子的热辣尽显无遗。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或绕着场子你追我打。小巧而敏捷的身子穿梭于人群当中,像一条条可爱的小泥鳅,孩子固有的童真和顽劣的性格得到彻底的释放。

  电影终于开演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在瞬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齐齐刷刷地聚集到眼前的荧幕上。那时节放电影,一般都是先放一部短片子,比如说动画片《渔童》什么的,然后才是大片登场。记忆中有《英雄儿女》《党的女儿》《南征北战》《扑不灭的火焰》等等很经典的影片。每一部影片都无一例外地留在了人们记忆的深处。

  换片子时,人们才会对播放的电影评头论足、议论纷纷。有评论演员的,也有评论角色和剧情的,还有对于那些个反面角色骂娘的,总之是热闹极了。小的时候对于这些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时至今日,对于当时所经历的却是用一种欣赏和享受的态度对待的。

  散场了,人们如鸟雀般各回各家,同时怀着一份满足的心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从村里走出的董事长“黄绍东”

  黄绍东,生于1960年5月,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淄博市营新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9年高中毕业后任新户乡三义村团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开展农业建设;1982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带头创业,先后从事养殖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并于1988年成立河口区新户乡第三玻璃钢厂,从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英文名FRP,俗称“玻璃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90年代初期,公司营业收入已经突破百万元。

  黄绍东最大的成就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带领上百名优秀上进青年走出乡村,来到城市,并将改革开放的春风带回了新户乡。在90年代,由于新户乡位置偏僻,远离大城市,且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广大的新户乡群众以耕种为主,无法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黄绍东紧扣时代脉搏,追随发展浪潮,放眼经济发展,带领大批新户乡群众开始创业征程,先后创业于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等大城市,带领的大批群众,通过创业开拓了眼界,学习了知识,带出的这一大批青年成为了新户乡发展的中流砥柱,工业技术人员,为新户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90年代初期,“万元户”屈指可数,在黄绍东带领创业下,造就数百户“万元户”,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994年,黄绍东先生在淄博市张店区注册成立“淄博营新工贸有限公司”,“营”隐含“东营”,“新”是指新户家乡,亦为东营人来淄博开始新发展,创造新天地。现在的公司坐落有淄博市科技工业园,已从当年不足万元资产,只有3人的小作坊,发展为拥有近亿元资产,200余名员工,年产值5000余万元,利税1000余万元的知名企业。

  黄绍东专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系列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潜心于产品创新、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先后开发产品100余种,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道、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桥架、工业水气吸收处理塔器及配套设备等深受客户青睐,市场供不应求。30年来,黄绍东秉承“以诚待人、扎实做事”的人格信条,坚守“诚信经营、义忠求财”的经营理念,践行“质量至上、信誉为本”的管理方针,诚待合作客户,注重产品质量,提供高效服务,从而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经营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赖。先后与中石化济南炼油厂、山东新华制药集团、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山东蓝星集团、山东高速集团,淄博市市政公司等30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获得“山东省创新明星企业”“淄博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淄博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成为“中石化一级供应商”“中国交通部供应商”“中国玻璃钢协会会员”。

  成功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百姓。从离开家乡的那天起,他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回报新户乡的父老乡亲”。几十年来黄绍东先后为家乡百姓解决了500余人的工作就业问题,并以各种方式资助盖不起房、娶不起妻、治不起病、上不起学的贫困乡亲,积极支援家乡基本建设,付出近百万元。并热心公益事业,年年参与国家、社会各种救助活动,是深得淄博市社会尊重和信赖的企业。

  2015年黄绍东与加拿大达斯玛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陆大培博士合作,新建CBR/DAFF/MVC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该项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位于淄博市科技工业园,被列为淄博市2016、2017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企业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苗荣清、周会元、王文才、梁新海、张福林、张明华、崔永礼。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张洪、苏殿甫、王井生、王井生、周会元、唐守江、隋建武、张福林、邓树怀(代)、梁新海、崔永礼、张明华、周群一。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