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坨村

关键词:

  小坨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以西5.5公里处,北邻牟桥村,南邻南王村,东邻永合村,西临潮河。全村行政土地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950亩。2015年,全村38户,109人。村民原籍主要以沾化为主,其次为无棣、阳信、利津。

  据《沾化县志》记载,小坨原名小鲁西坨,原是因海水冲击而形成的一个东西走向的贝壳沙丘,所以人们称为坨子。自清朝中期,黄河经常泛滥,是黄河泥沙将其周围淤积成平原,人们将其沱改为坨至今。在未淤积之前就有人在此居住打渔(1977年秋公社水利专业队在此修公路时,挖地屋子,曾挖出过破碗、破缸、石磨、铜钱等)。1940年,沾化县刘之俭、杨明亮迁此居住,取名为杨明亮屋子。随后有鲁西、商河等几户农民也来此开荒种地。1957年济南军区一个连队曾在此住过很长一段时间。1964年,海潮退后,居民多居于坨子之上,遂将村名杨明亮屋子改为小坨子。曾与牟桥合并,称三胜大队,1984年3月分开,建立行政村,称小坨至今。

  朝花夕拾

  1964年春由于大海潮,当时有支部书记其他9户公社社员从三胜大队屋子,萱家屋子,在政府帮助下来小坨子开荒种地,重建家园,重新建起了新户公社三胜大队第一生产队,他们分别是:杨明亮(沾化,杨洪成之祖父)、卢庆肖(商河)、胡文玉(仓县)、张玉杰(无棣)、王风海(利津)、马占一(沾化)、王吉之(沾化)、张玉宝(无棣)、王希思(沾化)。由于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人员是随来随走。

  1967年实行合作医疗,建卫生所,备有常用药品,彭吉亮任卫生员,“文革”时称“赤脚医生”。永合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后,该村卫生室并入永合村社区卫生社服务站,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1973年秋办起了窑厂,并喂起了猪和绵羊。由于社员们的齐心协力,从而使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生产效益获得很大的提高,从1973年至1980年每人向国家卖余粮1千多斤,每个劳动工日值从1.9元升1980年的2.3元/工。有努力就有回报,有贡献就会得到表彰和奖励,自1973年秋至1980年多次受到惠民行署和沾化县委的多次表扬和奖励,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陈瑞甫多次被评为农业(县、社)先进个人。

  1978年秋,响应上级办村工业的指示,办起了土炼油,收购废柴、机油,经过高温加热过滤等工序,制成半成品,然后销往河北。河南等地,效益很好。同年冬天,又从河北请来师傅,生产酱油、醋、香油,一直生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79年正月又从外地请来马掌师傅,升炉打马掌并挂马掌,解决了这一地区有马不能挂掌的困难。

  1984年3月与牟桥村分开后,村两委十分重视教育,自筹资金建立了自建村以来的第一所复式制小学与永合小学合并。至今小坨村出现了3名研究生(已毕业工作),毕业本科3名,在校本科1名,在校高中生3名,其中河口区第一名北大生李刚就是小坨村(2004年夏考入)。

  1994年,该村投资8万元,接通油田自来水供水线,全村实现自来水饮水,解决全村吃水问题。2000年,村集体投资2万元修建水库一座,增上压力罐,原油田自来水供水线废止。2006年,城乡集中供水实现村村通。

  2005年开始,该村积极实施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节约了村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肥效利用率。该村还十分重视群众科技水平的提高,积极组织群众参加乡里举办的各种棉花生产科技培训班,引导群众科学种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6年,城乡集中供水实现村村通。同年,小坨村被乡政府定为新农村建设村庄适度集中的试点村,部分村民搬迁到永合新区建房居住。

  煤油灯照明的日子里

  如今的小村,家家户户早就安装了电灯,每到夜晚灯火通明。可人们总觉得炫目,那夜色总少了那么一点寂静和安逸。

  困难时期的农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电力设施,偏僻的小村落里是没有通电的,照明只靠家家户户窗台上那一盏盏煤油灯。只要夜幕降临的时候,雾气弥漫,轻纱似的笼罩着整个小村庄,一切隐没在夜雾中,宁静,温馨。炊烟开始在村子里飘荡,散工的人们已陆续回家了,家家户户回响着爽朗的欢笑。那盏油灯此时也点亮起柔和的光束,透过窗棂,在整个村子的角角落落里洒满了星光点点。

  一家人围坐小饭桌旁,温馨的灯光映照在每个人祥和的脸上,桌上只放着一盘自家腌制的咸菜,每人捧着从温暖的灶锅里舀来的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糊糊,和上几筷子咸菜,简单而实惠的晚饭,说说笑笑中,一家人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收音机里趣味的评书响彻着屋宇和院落,灶台里灰烬依然还散发着余温和柴草的焦味,再加上饭锅里腾起的热气,已把整个屋子烘托得温暖如春。

  入夜,寒气袭来,人们便早早脱衣躲进被窝里。土炕的温暖是让人惬意,不用多去体会,霎时整个身体会被柔软舒适的被窝融化了。母亲忙活停当,会搬来一个小灯桌放在炕头边,再把油灯放在灯桌上,然后脱鞋上炕,把脚围进被褥下,开始在灯下纳起千层底,一针一线,密密麻麻,融进了母亲深深的慈爱。深夜,那盏灯如豆般的火苗一直在悠忽闪烁,母亲也一直在灯下不停地劳作。屋外已有几声嘹亮的鸡鸣打破了午夜的沉寂,孩子们惊醒了,揉揉眼睛,恍恍惚惚,又栽头睡去,裸露了半边身体,母亲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轻轻地塞掖着孩子们的被角,生怕孩子着凉。油灯一夜闪亮,母亲一夜未眠,等你早上醒来的时候,一双崭新的布鞋摆放在你的枕边,那是如梦的惊喜。就是在这盏灯下,母亲做成了一家人的穿戴,每当夜深人静醒来时,你总会看见母亲在油灯下逢逢补补,或纺棉织布,在那盏被油熏得发黑的煤油灯灯光闪烁中,是母亲日益斑白的鬓角。

  求学岁月是漫长枯燥的,可每当孩子晚上坐在桌前写作业的时候,父亲总会端起油灯放在孩子面前,先紧着他们用。当柔和的光晕洒满书桌,一切浮躁与喧嚣被轻轻抹去,孩子的心安宁恬淡,如夜空静谧的星。孩子在煤油灯下夜夜苦读,父亲也静静坐在旁边,不停地帮你挑燃灯芯,拨亮灯光。无论是炎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油灯成了孩子精神上的支撑,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它陪孩子们走过春夏秋冬,像一位敦厚的长者一样看他们慢慢长大。

  少时,娱乐资源是匮乏的。一部电影在周围几个村子轮流放映,等一圈下来,也有半月有余。但是不管看过多少遍,只要有村子放电影,不管多远,路途多么坎坷难走,也会相约成行。两部电影看完已是漆黑的深夜,有时回来走迷路了,彼此找不见了,你或许会听到荒郊野外小孩恐惧的哭声。但有的人是不害怕的,即使自己走夜路,因为只要朝着那星光点点的地方走去,肯定能寻着回家的路途,只要你一看见窗台投射出来的灯光,那种孤独和恐惧瞬间被一种温暖融化,此时你会相信是那抹灯光给了你勇气和力量……

  如今,村里已是电灯光彩耀眼的时代,油灯虽然已褪去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被静静地放在窗台上,那是人们难以的割舍,和美好的爱恋。人们仿佛又看到了窗台上那抹灯光,牵动起细腻的情感,唤起美好的回忆……

  人物简介

  张伯庆  1904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是景晓村的地下交通员,解放后任广饶大渔张工程总指挥,于1986年夏于小坨村病逝(当时为副厅级)。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杨明亮、宋广武、孙吉胜、陈瑞福、张广信、杨忠义、李秀庄(挂职)、缪金学(挂职)、徐振东、杨玉华(挂职)、李增民。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杨明亮、张广信、张连信、黄帮臣杨忠义、李国民、张玉民、李立民、李相廷、徐振东、李增民、陈关友。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